“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清明时节忆殿奎

2020年2月7日(庚子正月十四),我的挚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书法家王殿奎先生(字五正, 五正堂),因病不治撒手人寰,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时至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分,天清水暖,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连续几日,心中不时涌动出对殿奎先生缅怀的思绪,脑海中不时浮显出殿奎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思念之情,缠绵悱恻,百转千回……

“茌山多名士”。鲁西茌平这块风水宝地,翰墨飘香、钟灵毓秀,而书法大家王殿奎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殿奎先生的书法兴趣,起源于七岁入小学后经历的两年“写大仿”启蒙,让他酷爱上了书法。邹建华先生的“悼殿奎兄”诗中写到,“自幼温饱无保障,家穷志高读书忙。地当宣纸枝做笔,稍有闲暇描‘大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殿奎先生少年时期以地为纸、树枝为笔,刻苦习练书法的情景。殿奎先生十八岁时参军,穿上军装来到西安服役。当他在那千年古都中聆听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看西安的惊叹之语后,当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找到那片碑林,拜谒了被誉为十一代王朝古都的书法艺术王国后,他被中国古代书法所震憾、所迷醉,所折服,使他实现了真正书法意义上的认祖归宗。“脱下布衣换戎装,驾驭铁骑效国邦。车轮稍停笔不惰,练就悬臂写大方”,邹建华先生悼念他的诗句,是他青年时期醉心研究书法、痴迷习练书法的真实写照。在部队服役十三年,他回地方转到纪委工作,仍痴心不改,持之一恒,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平心静气默默研习书法,苦守砚田,戮力不辍,尽织纸之精糙,笔之细粗,墨汁浓淡,水之润泽。2014年春节刚过,他又应邀去了北京,到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书画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担起了首席书法家的重任,将一发不可收的书法兴趣一直延续了五十余年。

岁月荏苒,恍惚回首,结实累累,颇为丰硕。品读殿奎先生的书法作品,篇篇均一气挥洒,尽显才情,线条优美,笔墨灵动。稳重的间架结构,严谨的字体行距,动静天然;含蓄蕴藉的用笔,巧妙构思、悠远灵秀的书写风格,表现出了丰厚的意向和丰富内涵。书为心画也。先生真草隶篆构思皆工,品读之,甚是入口入心。其章法布局,各尽其妙,犹如排兵布阵,重在气势,风云威猛,浩然千里。幅幅作品,无不尽态极妍,别开生面;无不逸远疏朗,肃然物外;无不意在笔先,气韵流动;无不强毅雄特,体严法备。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他既对书法艺术尊崇传统,同时又在立意上有所创新。他认为,所谓的传统,就是把历史上的名帖,不断的去练习临摹,练就跟古人一样的高超技术,尊崇传统。同时,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有所创新,让今人喜欢你的艺术。创新在于继承,继承就是磨练,就是苦熬,就是苦写。书法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大家必然能够认可。这个必然,只能在持之以恒,苦炼、苦熬和精心感悟下才能够达到。正因为如此,殿奎先生的书法既有古人法帖之传承,又有时代精神之风貌,写其神,写其境,写其情,从而每幅作品都给人留下了美好脱俗的印象。他也由此被誉为了“书家坐标”,“真功夫,悬臂王”,“当代书圣”,得到了“悬腕书法王,真功五正堂,胸怀大国土,墨宝万尺长”的盛赞。

殿奎先生欧柳颜赵乃至魏碑无所不通,尤其醉心于楷书的创作,特别对唐楷进行了多年的练习,汇集历代名家之所长,广揽碑帖之精要,晋理唐法,熔于一炉,去险除燥,复归于平淡,犹如君子相交,清雅从容,不惹烟尘,重在一个情操格调,品味似画境。庄周之蝶、陶潜之菊,他的书作无不侵染高蹈气韵,表现力端庄大方,雍容华贵,潇洒飘逸,既凸现之守为上的古典精神,抒发现实主义浪漫情怀;又笔力透彻而不媚,秀丽飘逸而不俗,酣畅率真,严谨有度,做到了辩证统一的完美结合。他深谙为书之道的造化之妙,因而创作笔意从容,墨色酣畅,纳万物于心,豪情挥洒于方寸之间,禅韵悠远,彰显大家风范。他也由此得到了“中国悬腕小楷第一人”的美称。

殿奎先生做人亦有古贤之德,心路历程,早已惯看秋月春风,悲欢炎凉,举觞邀月,谈笑风生,古道热肠,超凡脱俗,浩然之气充溢于胸,蔓延于体,举手投足处处流露着大家气度。他凝聚自已的文化积淀与艺术,融会贯通创编了展现聊城风貌的“江北水城”长联。其联长达130个字,囊括了聊城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名胜及人物。随着此联影响的日益扩大,这副长联逐渐形成了聊城千年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长联的内容为:上联:东昌湖水阔,光岳楼巍峨,铁塔镇古运,海源阁宏博,清真寺肃穆,曹植墓悲歌,景阳冈虎啸,狮子楼风波,独占鳌头矶,阿胶誉御国,山陕会馆文商璧合,览历史名胜冠齐鲁物华天宝;下联:鲁仲连重义,孟尝君高洁,马周辅贞观,范筑先殉国,李苦禅丹青,张自忠英烈,季羡林泰斗,孔繁森楷模,鸿儒傅斯年,武训乞兴学,海迪成就辉煌岁月,看古今英才数不尽地灵人杰。殿奎先生的作品还分别被孔繁森纪念馆,被牛津大学,被一些中外政要、文化名人所收藏。殿奎先生不仅在齐鲁大地、鲁西平原一带路人皆知,乃至全国欲得其墨宝者也大有其人。这既是书法的魅力,也是殿奎先生个人魅力之所在。

问及殿奎先生沿袭书法艺术的心路历程,他在世时道出八个字,“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艺海无涯,写字难,书法创作更难,特别是写到一定的境界后,要想再进一步更是难乎其难。在殿奎先生的感受中,书法绝不是简单的点划堆积,而是百炼成钢的结晶。他说:这几十年下来,我每天持之以恒地练字。俗话说,字不可一日不写,画不可三日不画,我对字的追求是虔诚的。他就是这样坚韧不拔,持之一恒,一步一步完成了向艺术和人生更高层次的攀登和跋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