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房售楼管理系统
◎文|地产营销总 ◎深悦会整理推荐
08年的捐款门,对王石来说,可谓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在地震发生当天,万科捐款200万。作为07年内地房企的销冠,200万,相比于财 上523亿的销售额,实在不值一提。
面对质疑,尚且还未遭遇过 爆的王石发博客回应:“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万科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
一时间,全 谩骂声四起。
“虽然你的物理高度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
成为当年最火的评论。
骂王石成了政治正确,5天时间,万科股价大跌12%。
顶不住舆论压力的王石,最终宣布公司以1亿元资金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
08年,同样也是杨国强的至暗时刻。
资本市场上,碧桂园贸然与国际投资银行——美林签署对赌协议,损失十多亿元。公司第二大股东——和杨国强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同村兄弟老杨董事,减持手中的5000万股股票,引发市场哗然。
可屋漏偏遭连夜雨,金融风暴不期而至,碧桂园遭遇重创,各地工程大面积停工缓建。
8月13日,碧桂园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净利润大幅下滑29%。
市场的羊群效应立显,股价被一踩到底,短短8个月,市值下跌90%。
在《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的纪述中,重压下的杨国强哭了,靠唱国歌和《国际歌》硬扛着……
也许是印证了民间「逢八必乱」的说法,十年后的2018,碧桂园和万科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个因为高周转,一个因为活下去。
一个被咒骂成周扒皮,一个被嘲讽为戏精。
包工头出身的杨国强,相信人性是自私的,用一招成就共享让员工们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但人性的另一面是贪婪,碧桂园一桩接一桩的安全事故,让「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陨落为「给你一个五星期的家」。
精英氛围浓厚的万科,在鱼龙混杂的众房企中一直被光环笼罩,是许多地产人真心认可的带头老大,可人设太好,一朝跌落,更易崩塌。有人奚落:“这个公司跟创始人一样,自带戏精体质与表演型人格。”
01
和「18岁前没穿过新衣服」、「高中毕业参加工作,每天的工钱就5毛钱」的杨国强相比,年长4岁的王石是幸运的。
作为70年代的大学生,红二代王石大学一毕业即被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工作。第二年即与当时主持广东省政法工作,后又兼任省特区管委会副主任的王宁同志的女儿王江蕙结婚。
这层亲缘或者说人脉关系,王石在日后的采访以及自传中都不大愿提起,但无疑,为他事业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1983年,33岁的王石来到深圳。
背靠深圳市特区发展公司,做起了玉米倒卖生意。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赚了300多万。
那一年,全国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300多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亿8千万。
如果是一般人,面对如此有前景的生意,肯定是要一门心思扑上去了。可王石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1984年,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创立,王石任总经理。从家用电器仪器的进口贸易开始,什么赚钱做什么,服装、手表、饮料、印刷、材料、影视等等一应包揽。
这就是万科的前身。
用王石的话来说:“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可以说,即使王石后来没有涉足房地产业,他也会是一个富足的人。
在王石迈进人生快车道时,杨国强却还在忍受贫穷带来的哀痛。年幼的大女儿杨幕伊高烧不退,却无钱医治,以至于烧了头脑,影响了智力。
作为父亲,这种无能为力的自责感,恐怕成为他之后对挣钱最直接、最原始的巨大动力。
20多岁的杨国强,从泥水匠做到包工头,再到做成北滘镇最大的包工头。
30岁那年,镇领导觉得他有才能,就交给他一个印章,组建北滘镇建筑队,任总经理。这支建筑队,在杨国强的运作下,创造了连续10年每年不低于30%的净利润增长的记录。
1992年,杨国强接手了北滘镇政府名下的顺德碧桂园项目,并低价买下顺德碧江及桂山交界的大片荒地,开始进军房地产。
92年是房企大年。邓公的南巡讲话,激起了一股房地产投资和开发的狂潮。万达、绿地、保利、金融街等房企相继起家。
不过,早在1988年用2000万「天价」拍下威登别墅地块的万科已在房地产市场浸淫4年。
和杨国强、许家印、王健林、孙宏斌、张玉良、林中这些地产大佬相比,王石的成名要更早。
89年时,他便被誉为「大陆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美国三大电视 之一的哥伦比亚电视广播公司曾专程从北京飞赴广州,再转深圳采访他。
在镜头面前,中国企业家没几个可以像王石那般从容,他拍广告、做演讲,微博发文时也更愿意配上自己干练帅气的照片。
再看杨国强,他低调、神秘太多。
从杨国强自己,到他的「女首富」女儿,再到碧桂园的经营模式种种,如果不是他的前财务总监喜欢写字,恐怕到现在,大众对碧桂园的内部情况和杨氏家族还是陌生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碧桂园」三个字在江湖上响当当。
土豪杨国强是个营销好手,1995年时,他把借来的2000万全部用于广告,当年赚了5000万元。
第二年,又把5000万元全做广告,赚了1亿元。
他深知广告的力量,所以愿意花几个亿去央视砸出个国家品牌,但他却没有跟上新、旧媒体交替的节奏,在2018年的媒体声音里输个稀烂。
02
在今年被抨击了最多次的那场媒体见面会上,杨国强用带有浓重顺德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我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我本来可以去亚马逊漂流的,我可以跟王石大哥去珠穆朗玛峰爬山的……
活成大佬眼中羡慕的样子,王石的人生是精彩的。
登山、留学、飞滑翔伞,桩桩励志,如果不是老房子着了火,当年在名和利中选择了名的他,现在的声誉也不会沦落至此。
2013年8月,王宁逝世,其丧礼规格差不多达到国葬,王石以女婿的身份送去了花圈,腕带上写着:亲爱的爸爸,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仅2个月后,王石通过微信朋友圈晒出与女友田小姐的近照,打破了之前协议分手的传文。
也许是从那时候起,戏精二字成为王石身上抹不去的印迹。
在地产大佬中,王石是最会穿衣服的,敞开的西装外套,配上绅士的内搭马甲,一副精英形象,让业界送了他一个王美人的称 。
万科的管理方式也如它的创始人一样,是精英式的,一直标榜规范、标准、现代化。
作为地产圈的带头大哥,万科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也喜欢代表行业发声。
从2007年的「拐点论」、到2014年的「白银时代」、再到2018年的「活下去」。
每一次关键时刻的表态,都容易吓瘫一堆小房企。
可是等大家回过神来,才发现,带头大哥只不过是发了颗烟雾弹。
2007年,王石在博客上连发八篇文章,阐述「拐点论」,引发地产圈震荡。
随即第二年,金融风暴来袭。万科降价套现,囤积现金,成为业界公敌,因坚持不降价遭遇债务危机的宋卫平,更是喊话王石,让他去做反省。
2014年,郁亮发表署名文章,称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进入白银时代。
但同时认为:“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至少能提升1倍。”
那时,万科账上趴有600多亿现金,可以说,万科已经准备好足够的粮食,不仅可以保证自己活得好,还可以随时出手收购那些被吓瘫了的房企。
只可惜,万科轻视了碧桂园恒大融创们的判断力。
这些行业老司机,猛踩油门,一路狂飙。至18年时,万科的销售排名已滑到业内第三的位置。
农民出身的杨国强,把碧桂园定位为「中国城镇化进行的身体力行者」。
他没有像万科一样高谈阔论,对行业的未来也很难做出「学术性」的论断,能让他紧张的只有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的销售额,一旦数据下滑,他就会向下属发问。
以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对地价的敏感,以及对毛氏语录根深蒂固的认可,在14年这个房地产寒冬,杨国强认准:“现在是买地的春天。”
因为「这个时候政府有求于我们,会开出很好的条件吸引我们,譬如分期付款,那我们一定要去,过去有些地的位置很好,成本却太高,如果现在成本能降下来,没理由不去」
作为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香饽饽。
碧桂园拿地,一直坚持“面积要大、地价要低、没有拆迁、没有竞争者”的策略,比起那些连景观和绿化都搞不清楚的小县城开发商,碧桂园的样板间惊艳了无数小镇青年。
而随着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推行、小镇青年的崛起,碧桂园也被抬上了宇宙第一房企的宝座。
主攻一、二线的万科,看着碧桂园一步步压过自己,如同放弃布局十元下产品的淘宝和为五环内人群服务的京东,看见拼多多的大旗插满广袤乡镇土地上时一样无可奈何。
03
有人调侃,2018年娱乐圈的戏码被地产圈和金融圈各抢了一半。
9月28日,深圳大梅沙,在万科秋季例会上,满屏红色的「活下去」火速刷屏。
不过,最先懵逼的应该是在场的酒店服务员。
毕竟,公司都混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干嘛还要在这么贵的酒店开会?找个大草坪节约点不好吗?
友们瞅着万科年中 上1598亿的现金,一声冷笑,给出段子版的解说:
给自己看:要活下去;
给同行看:你们活不下去;
给国家看:我们快活不下去了,救我!
给群众看:我们活不下去了,别骂了。
给银行看:如果我们活不下去……你看着办。
历史在循环,如同2008年那样,万科开始降价,白鹭郡项目五折甩卖和降价退款100万的截图疯传。
看起来是忍痛割肉,但另一边,万科却一直在买买买。
据统计显示,万科2018年三季度合计拿地金额达458.7亿元,相当于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四大龙头房企拿地金额的总和。
10月9日,华夏幸福又发布公告称,北京万科以32.34亿元收购华夏幸福其环北京区域33.93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
至此,万科「戏精」实锤了。
同一天,辞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一年零三个月的王石,在纽约领了个「2018年度亚洲创新变革奖」,并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为自己暧昧已久的恋人扶正:「Thank my wife Meme.(感谢我的妻子田朴珺。)」
台下的田小姐,一身黑色礼服,坐在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女儿卡罗琳·肯尼迪的身边,笑靥如花。
年轻时即爱读法国名著《红与黑》的王石,最终在现实世界里,完成了主人公于连未完成的梦想。
一直强调高周转的碧桂园,在那场不期而至的大雨后,也渐渐消停了。
先是叫停全覆盖,后又停工去化不佳且正负零为负的项目,连近期的秋招,也不过是去北大清华走了个过场。
宣称:“即使行业所有企业都出现问题,都倒下,碧桂园也会是那个最后站着的公司”的杨国强,在森林城市项目也停售后,终于有时间去搞机器人和精准扶贫了。
碧桂园机器人公司CEO沈岗说,现在碧桂园机器人做的虾仁炒蛋很好吃,而且会给客人端茶倒水。
混地产圈的媒体人王二狗,揉着疲累的双眼,看了看桌上碧桂园寄来的精准扶贫茶叶,不太敢喝。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深悦会APP–智能生活购物 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