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英国推出无人快艇:意义堪比航母诞生

9月7日 道 外媒称,英国国防部的科学家已经公开了一艘无人驾驶快艇。它可为建立一支由高速侦察和监视快艇组成的皇家海军机器人舰队铺平道路。

据英国《每日电讯 》 站9月5日 道称,这艘长34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快艇能够以超过50节的速度在海上航行,跟踪高速移动目标,无需人类的操控就可实现导航和躲避其他船只。

海军的指挥官认为,这可能预示着将会出现一支由高速快艇组成的机器人舰队,艇上携带的传感器可用来执行情 搜集和侦察任务。

海军的舰队机器人技术指挥官称,无人驾驶艇的出现可能会对海战产生革命性影响,其意义犹如航空母舰的诞生一样。

彼得·皮普金中校说:“这可能是海上系统实现大飞跃的好机会——不是为了把人排除在外,而是增强人所做的一切,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我们的视力范围、我们的时间跨度,以及我们在海上利用智能化和可控制机器人的效率。”

虽然只是一个检验新技术的测试平台、不会列装,但消息人士称,它可能为未来的机器人舰艇铺平道路,可跟踪、尾随或侦察其他船只或在海岸线游弋。

皇家三军研究所军事科学部门的负责人伊丽莎白·昆塔纳说,海军期待用无人驾驶艇来取代“枯燥、肮脏和危险”的工作。

她说,机器人快艇也可保护航母,防范诸如伊朗海军在波斯湾部署的大量进攻性快艇。但她也说,军事领导人对是否要为无人艇加装武器还犹豫不决。

英海军测试中的机器人侦察快艇(英国《每日电讯 》 站)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 站4月9日发表题为《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做好准备:美国的新潜艇杀手来了》的 道称,4月7日,美军为处于测试阶段的“无人驾驶”军舰“海上猎手” 举行了命名仪式,这是五角大楼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舰艇项目(ACTUV)的一部分。

约40米长的无人三体船“海上猎手”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水面舰艇,还将成为海军的试验平台,评估未来无人驾驶军舰的使用和性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上猎手” 将进行潜艇追踪。“海上猎手” 可以独自航行并进行水下和水面舰艇的跟踪,这艘军舰在经过两年的研发和建造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的命名仪式上说:“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了很久。我们正处于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飞跃阶段。”

“海上猎手” 无人驾驶军舰配备了声呐、光电传感器及短程和远程雷达系统来导航或识别其他船只。其中包括美国雷神公司的可扩展模块式声呐系统(MS3)。

该系统是2015年11月交付的,可自主执行主动与被动搜索、探测鱼雷、分析威胁、定位追踪潜艇、过滤小目标。

再加上Leidos公司的导航软件,“海上猎手” 的计算机可以进行导航、识别并自动避开其他船只和目标。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和Leidos公司成功地遵守了海上避碰规则。

不过,这艘军舰短时间内还不会使水手变得毫无用处。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项目经理斯科特·利特菲尔德在新闻稿中说:“尽管ACTUV是无人驾驶,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它完全是关于人的。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决定如何、何时以及何地使用这些新性能和新技术。”

在任务需要时,“海上猎手” 可以进行远程遥控。但目前,出于安全原因,船体顶部安装了一个可被移除的控制站,在测试期间将会部署一名驾驶员。

沃克在讲话中将无武装的“海上猎手” 与“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对比,“捕食者”无人机是从1995年开始列装的。沃克说:“当时‘捕食者’无人机并不多,没有装备武器,也不能在恶劣天气下飞行。当时它可靠性也不强。”

但是,“捕食者”无人机的研发并没有就此止步。沃克讲述了“捕食者”从无人驾驶侦察机发展到杀人机器的演变过程,暗示今后会武装“海上猎手” 军舰……而且会建造很多艘。ACTUV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研发航行速度堪比柴电潜艇的无人驾驶船只。

利特菲尔德解释说,“海上猎手” 可以与更大型的有人驾驶的濒海战斗舰合作,可以在濒海战斗舰的前面,充当舰队的眼睛。

据《防务新闻》周刊 道,这艘无人军舰可以12节航速航行一万海里,其航行范围非常广。

ACTUV项目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研发比有人驾驶军舰更低成本的选择。

“海上猎手” 的工程造价约为2000万美元,只是人工驾驶军舰开支的一小部分。一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平均费用在25亿美元左右。

与驱逐舰或濒海战斗舰不同,“海上猎手” 如果遭到敌人鱼雷的袭击,不会危及水手的生命。

“海上猎手” 无人驾驶水面舰艇。

(2016-04-11 08:59:07)

【延伸阅读】中国无人机崛起!西方惊呼压力山大

据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 站1月14日 道,中国已崛起为名副其实的军用无人机出口大国。中国的“彩虹”系列武装无人机正迅速成为“无人机里的AK-47”,对急于迅速、廉价地取得无人机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前者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很多国家都热衷购买中国的武装无人机。外媒称,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中国武装无人机,除了价格优势外,主要是因为美国、以色列等少数发达国家对其关闭了高端军用无人机市场。难怪外媒酸溜溜地说,中国无人机能获得今天的市场份额,得益于美国对军用无人机出口所设的严格限制。

目前,仅英国一家获得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的美制“死神”无人机,连意大利、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都只能干眼馋得不到。换言之,是美国将自己排除在全球武装无人机市场之外,赖不了别人。

以色列的武装无人机水平同样世界一流,已向印度和德国出售了“苍鹭TP”武装无人机。但问题在于,以色列不可能把军用无人机卖给关系冷淡甚至敌对的阿拉伯国家,于是这条采购路径也堵死了。

由于货源紧俏,武装无人机成了典型的“卖方市场”。

外媒称,中国在研发军用无人机方面深耕多年,力求早日赶上西方先进水平。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理查德·费希尔说,“自2000年以后,中国在武装无人机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目前,中国有多达75至100家无人机相关企业。中国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或官方订单,并鼓励、扶持其扩大出口业务。”

外媒称,或许中国军用无人机的性能还赶不上如美国的“捕食者”和“死神”,但其更廉价。比如,中国“翼龙”无人机仅售100万美元,而“捕食者”单价高达400万美元。

外媒称,中国企业充分保护客户隐私,很少透露实际成交价和买家身份。彩虹-3和彩虹-4B武装无人机是最受欢迎的机型。

外媒分析认为,有迹象显示,中国的武装无人机虽然便宜,但性能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简氏信息集团的中东问题专家杰里米·宾尼就表示,“彩虹”系列无人机存在可靠性问题,但有意思的是,这并没有浇灭外军的采购和使用热情。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政治学家迈克尔·霍罗威茨分析称,“彩虹”无人机在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绝非偶然现象,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无人机是构建现代军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作为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后起之秀,技术上即便还不完美,但已经让西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2016-02-03 08:09:1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8月3日
下一篇 2016年8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