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煤保供增压,煤炭供需失调症结何在?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些。伴随天气转冷,传统生产旺季的到来,国际能源危机复杂严峻,造成了煤炭供需偏紧的格局。目前,煤炭产区原煤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多地铁路部门紧盯煤运通道运输组织工作,加快周转、提高效率,优先安排运力,力保电煤运输。

煤矿、铁路合力,多措并举保供应

增产保供: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一些煤矿,采煤机轰鸣旋转,煤炭生产忙碌有序。多家煤炭企业表示,今年他们提前着手,加大了煤炭生产保供力度。

增开重载列车: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充分发挥了重载铁路和煤运大通道作用,货物列车较以往增加41.5对,进一步增加煤炭运输能力。

优化货运列车开行:太原局集团公司加大电煤运输力度,优化货运列车开行,管内“西煤东运”的主动脉大秦线每日继续开行重载运煤列车87对,石太线等线路新增开货运列车;积极优化列车开行结构,每天组织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重点保障秋冬季煤炭运输,确保煤炭装得上车、运得出去。

精准协调:沈阳局集团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重点企业沟通联系,为重点用煤企业量身定制运输方案,根据电厂日均消耗电煤量、目前煤炭存储量以及电煤需求量等情况,组织开行百辆直达列车,及时解决用煤企业电煤运输问题;针对电煤库存不足20天的电厂,及时启动煤炭应急保供机制,重点组织电煤到达。

精细化调度: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打通绿色通道,在全力满足管内电煤需求的基础上,增加长吉地区煤炭运量,既解决了电热企业煤炭库存偏高的问题,又缓解了远距离电煤需求激增压力;与此同时,车务部门也为煤炭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优先运送,合理安排,充分发挥铁路远距离运输保障作用。

煤炭供需失调,症结何在?

在多重举措的保障下,今年应该不会出现去年冬季“煤超疯”现象。不过煤炭供需协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季节性用能波动,疫情对生产制造业的影响,能源供需会呈现起伏波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后表示:后期工业生产全面恢复时,用电会出现大幅增长,再叠加七八月夏季用煤高峰,供需有可能会出现偏紧的情况。煤炭产能释放需要时间,要基于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要下大力气释放先进产能,建立弹性供应机制

弹性供应,就是生产、运输、仓储系统能够根据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的动态响应,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超前精准预测,对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进行自动优化调节,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稳定、柔性供给。

煤炭供应一个典型的局面:每年年初,电厂对煤炭的需求大大增加,往往需要政府大量调动陆地,水上运输资源才能缓解运输压力,随着天气回暖,煤炭需求压力变小,这个时候就出现煤炭在港口、堆场大量积压的状况。随着冬季的到来,对电煤的需求压力增大,由于天气原因,水路和陆地运输经常出现阻断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政府动用行政力量开辟新的运输渠道,暂时缓解运输压力,电煤运输压力缓解之后,煤电物流又重新陷入一个死循环。

煤炭物流服务供应链不仅仅追求物流速度,同时,使整个物流链实现供需平衡是煤电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最大任务。由于我国煤炭供需一定程度上受宏观调整,运输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由此造成的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煤炭供需不畅的主要原因。

根本症结在于煤炭物流服务供应链信息不流通。电厂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数量巨大,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对供应链上游的煤炭生产和运输信息并不清楚。同样的,煤炭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只注重煤矿的生产产量,对下游的煤炭物流信息、电厂的需求缺乏了解,在与港口,铁路运输部门的信息交流方面缺少信息协同。

数字供应链,协同的不止是物流

大宗能源行业应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对需求采购、订单处理、跟踪、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各环节实现智能协同,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控制优化供需企业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连成一体,增强供应链端到端的计划、执行、监控能力。

1 生产协同

生产协同是指生产企业依据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以及当前库存情况等联合制定生产决策,实现生产计划协同、生产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协同。

2 采购协同

生产企业根据原料供应情况、需求计划以及当前库存情况等联合制定采购决策,打通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业务衔接,实现采购计划协同和采购订单执行协同。

3 运输协同

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配送至下游零售商直至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准时化、高效化协作,实现产品和信息的有效对接,消除运输过程中的多余环节、重复环节,减少装卸货等待时间、账单错误情况以及运输空载率,优化运输路线并保证运输物资的安全准确。

4 仓储协同

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库存管理的共同化。 建立企业供应链统一的物资物料/备品配件目录,通过“线上订单+分仓储备+配送协同”,实现物资物料/备品配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 销售协同

在了解实时库存情况、生产情况及配送情况的前提下,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同步传递,实现供应链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协作化的管理过程,最终实现供应链上销售过程的协同和生产柔性化。

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帮助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获取与分析,更好地协调供需,支撑企业进行前瞻性的决策,从而更精准、更敏捷地把握市场,强化大宗供应链控制力。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