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阿里内测一款名为“态棒”的电商App,主打年轻人潮流文化 区,目前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登录。在介绍页,“态棒”自称是一款由年轻人为更多中国年轻人打造的生活方式App,年轻人不仅能够购物,也可以和主理人聊天,在氛围超好的 区认识好友。
对潮流 区虎视眈眈的不只阿里一家。
前不久,3月初,新浪上线一款名为“Hobby”的 区产品,定位是年轻人的潮流探店共创 区,通过内容共创、星 、集卡等玩法,为Z时代潮人群体打造“够潮流、够好玩、够全面”的 区 交平台。
Hobby App 截图
再往前追溯一年,2021年2月,小红书官方账 “潮流薯”上线,这代表潮流将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品类进行运营。2021年12月,抖音独立电商App “抖音盒子”正式上线。对此,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抖音盒子主打时尚潮品,是我们的一个场景探索。”
不难看出,“潮流 区”四个字俨然成为互联 玩家眼中的一块香饽饽。
当新老玩家交手,谁将更胜一筹?潮流 区的发展是否如同众玩家预料那样前途无限?这场战役最后,谁能如愿摘得“一哥”之位?
一、潮流 区启蒙第一课
每一个潮流老炮的成长史里,都离不开一个启蒙导师。
时间回到2005年,国内潮流媒体圈可谓一片空白,辞去电视台编导工作的梁超创办了半月刊《YOHO!潮流志》杂志,成为当时年轻人接触和理解潮流时尚文化的第一本启蒙读物。
在梁超看来,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潮,越来越酷,也越来越个性,而且 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多元。
如他预想的那般,《YOHO!潮流志》第一期便卖出了一万册,这在当时小众的潮流领域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为了聚集更多的潮流爱好者,梁超在2007年推出了同名线上潮流 区“YOHO!”,并在2008年上线电商交易功能,升级为“YOHO!BUY有货 ”。
YOHO!BUY有货 截图
同时期,淘宝、京东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养成线上购物的习惯,再加上潮流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仍是空白,YOHO很快成为国内潮流人士的主要根据地。
2015年,YOHO不仅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日活用户也上涨至100万,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17年,YOHO开始布局线下实体门店,先后在南京、上海开设潮牌集成店,完成了从一本潮流杂志到媒体+新零售的丰富业务矩阵。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顺风顺水,直到2018年,以球鞋为代表的潮流单品消费市场爆火,年轻人对球鞋的消费、转卖、收藏行为频率不断提高。为了赶上炒鞋热,YOHO上线了二级交易平台UFO飞碟好物,却不料为日后陷入低谷埋下隐患。
乘着球鞋这股潮流之风,脱胎于虎扑的“毒”也在2018年闯入了大众视野。
当时的淘宝已经有很多非官方直营店铺以代购、海淘的方式进货球鞋并销售,但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在于球鞋正品问题,淘宝店铺为了证明所卖为正品,便告知消费者球鞋支持毒鉴定,俗称“过毒”,一来二去,让很多新用户了解到毒这个新鲜平台。
同年11月,毒与王思聪联合发起微博抽奖活动, 单场活动新增两百万用户,App Store排名升至免费榜第四名,加速了毒的出圈。
面对毒的强势进攻,YOHO坐不住了,用出了互联 公司最常用的手段——补贴。2019年4月到10月的半年时间内,YOHO狂发优惠券,企图在拿到一个足够高的GMV数据后去搏新一轮融资。补贴大战开始后,精明的鞋贩子们从中疯狂薅羊毛,YOHO前后共计补贴了大几千万元现金。
不断膨胀的炒鞋行业引发了官方关注,被迫按下暂停键。
2019年10月,央行指出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并且点名批评了10余个炒鞋平台,毒和YOHO皆赫然在列。此后,毒进行了两个月的整改,YOHO也没有拿到想象中的融资,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同样因炒鞋被官方点名批评的,还有创立于2013年的“nice”。
NiceAPP 截图
虽然炒鞋热度因监管问题逐渐冷却,但潮流之火并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旺盛。
2020年,毒正式更名为得物。有消息称,改名是因“毒”不适合大众范围内的传播扩散,容易引起歧义,而“得物”二字也能看出团队对于搭建潮流商品交易平台的野心。
二、靠潮流细分赛道入场,小红书对决得物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潮流文化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潮流文化已经不仅限于潮流服饰、限量球鞋,潮玩、潮流美妆、国潮新消费等多个细分赛道都被囊括在内,这意味着潮流 区的大门向更多人开放。
以潮玩赛道为例,2020年12月,泡泡玛特上市,首日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连续两个月一路高歌,涨幅达52.17%,成为当年当之无愧的明星股。
泡泡玛特的CEO王宁曾表示,在泡泡玛特上市前后,他们反复跟人解释,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而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潮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 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1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以30.4%的增速增至384.3亿元。整个潮玩产业仍然处在高速的上升期。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潮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 告》
跟曾经的爱鞋玩家一样,潮玩玩家们也需要一个同好 区进行分享交流。
得物上线“视频 ”功能
虽然大力发展 区内容,但得物与小红书都共同面临一个问题——没有出圈的顶流博主,再加上潮流赛道本就小众,这个问题或将成为以后的隐患。
如果说小红书没有顶流博主是由于站内鼓励素人创作的氛围,小红书的腰部、尾部博主更受广告主青睐。得物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外界对其印象仍停留在“炒作专用”。去年底,粉丝等待数月的玲娜贝儿玩偶终于线下补货,但转眼间,原价219元的玲娜贝儿公仔,在得物上的价格被炒到了2299元,身价暴涨10倍以上。一旦大众心中将得物与炒作平台进行绑定,对于想兼吃潮流电商与潮流 区两块蛋糕的得物而言,必然棘手。
三、潮流 区如何拒绝“三分热度”
当小红书与得物互相向对方的薄弱点进攻时,其他新玩家们也没闲着。
相比上线初期引发各方关注,运营已有4个月的抖音盒子声量却渐渐小了起来。
背靠抖音电商生态,品牌布局抖音盒子的出发点主要是流量和潜在早期红利,将其视为新的获客渠道。抖音盒子首页2个栏目分别为“逛街”和 “推荐”, “逛街”类似淘宝的“猜你喜欢”,包括时尚潮服、美妆爆品、二手高奢等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商品,“推荐”则是打通同步抖音站内的短视频或直播间,但博主的粉丝量并没有同步。罗永浩账 的抖音粉丝量达到1932万,而“罗永浩”在抖音盒子的粉丝量仅有6000左右,两者相差甚远。
抖音盒子APP 截图
跟球鞋大战时期的补贴烧钱相似,只不过现阶段的潮流 区之争将火力聚焦到内容端,潮流 区们既想用内容留住用户,又想用内容赚到钱。
那么,这场持久的战役,坚持到底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潮流 区,最重要的莫过于“潮流”二字背后代表的年轻用户与市场机遇。
从纸媒启蒙,到过度膨胀的炒鞋热,再到集中扶持内容板块,兜兜转转下,潮流 区又回到了内容初心。
随着更年轻的Z世代站上舞台中央,那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内容,也将随着Z世代话语权、经济能力的提升,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得到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外部市场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又一批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种草的第一步就是瞄准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与其说是潮流 区,不如说是一片待发掘的种草地。
在这种背景下,各互联 玩家争相瞄准潮流赛道或者推出主打潮流 区属性的App便不难理解。但如何长久维持潮流 区的发展,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是需要玩家认真对待的问题。
要做潮流 区,本身就该找到潮流方向,而不是简单的互联 算法推荐就能把Z世代的潮流精准抓住的,诚如国潮火了之后, 区全都是一拥而上的国潮内容,且迫不及待地嫁接到商业路径,却直接忽略了背后年轻人所想要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共振,那么,这样的 区只能做到追风潮流,而做不到预判潮流、引领潮流,它也很快被用户所遗忘。
雷声大,雨点小,当一个又一个新上线的潮流 区冲锋陷阵,沦为炮灰的几率又是几何?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