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表药
第二节发散风寒药
1.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表实证 实喘 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2~9 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蜜炙用。
2.桂枝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本品。
总结:解肌—桂枝、葛根
3.紫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总结:解鱼蟹毒–紫苏、生姜
安胎药总结口诀:百(白术)度(杜仲)继(寄生)续(续断)爱(艾叶)
杀(砂仁)黄(黄芩)兔(菟丝子)子(紫苏)
4.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呕家圣药”。
总结:治热呕药物口诀-枇杷叶、黄连、竹茹、白茅根、芦根
枇杷 连 住 茅 庐
总结:解鱼蟹毒–紫苏、生姜,解半夏、南星毒性—生姜(生姜杀半夏南星)
5.香薷–夏月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总结: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
6.荆芥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 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总结口诀:透疹药物-葛根、荆芥、紫草、牛蒡子、蝉蜕、升麻、薄荷
跟哥 借 紫 牛 产 生 不和
7.防风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提示:防风–防一切风(风寒、风湿、风疹、破伤风、风泻)
8.羌活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善治风寒夹湿表证及止痛。。
(2)风寒湿痹。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治上半身风寒湿痹。
总结:
太阳经-后头连项-羌活
少阳经-头两侧-黄芩 柴胡
阳明经-前额/眉棱骨-白芷
少阴经-牙齿-细辛 独活
厥阴经-巅顶-藁本 吴茱萸
太阴经-全头-苍术
9.白芷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用】 阳明头痛,白鼻涕, 白带 白脓
总结口诀:
通鼻窍药—辛芷苍夷
排脓药物—桔梗、白芷、天花粉、山甲、薏苡仁、鱼腥草、败酱草
截 至 天 山 一 星 降
10.细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少阴经 鼻渊 寒饮
【用法用量】煎服,1~3 g;散剂每次服0.5~1 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阴伤干咳忌用。反藜芦。
总结:温肺化饮药物-细辛、干姜
11.藁本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病证】 巅顶头痛。
总结:足厥阴肝经药物—颠顶—藁本、吴茱萸
12.苍耳子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慎用。过量易致中毒。
13.辛夷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
【用法用量】入汤剂宜包煎。
第三节发散风热药
1.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
(1)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
(2)清头目、利咽喉。
(4)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
【用法】煎服,宜后下。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慎用。
总结: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
2.牛蒡子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总结:利咽+祛痰:牛蒡子、射干、桔梗、巴豆
牛 舌 结 巴
3.蝉蜕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联想记忆: 蝉鸣声大 蝉蜕透明 蝉蜕挡风
总结:利咽开音–蝉蜕、诃子
4.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5.菊花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提示:桑叶、菊花共同功效?
6.蔓荆子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总结: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
7.柴胡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总结口诀:升阳四药-柴胡、葛根、升麻、黄芪
柴 哥 升 气
总结:柴 胡-风热
前 胡-风热
银柴胡-虚热、疳热
胡黄连-虚热、疳热
8.升麻
【功效】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总结:解表+解毒=升麻、菊花
9.葛根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总结:生津止渴–五味子,葛根,乌梅,天花粉,玉竹,地骨皮,芦根,酸枣仁
口诀–五 哥 每 天 于 地骨 碌 造人
10.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七章清热药
第一节概述
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1.清热泻火药功效清热泻火,主治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功效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3.清热凉血药功效清热凉血,主治营血热证。
4.清热解毒药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热毒证。
5.清虚热药功效清退虚热,主治虚热证。
第二节清热泻火药
1.石膏
【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肺热喘咳证。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总结:水火烫伤药物-贯众、石膏、紫草、地榆、冰片、 大黄、白及、虎杖
趣味记忆–观众 告 子 弟 兵 (有)大 白 虎
2.知母
【性能】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3.芦根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热呕
4.天花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