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直击:逾万养老金咋进了游戏账户?

编者按

12岁男孩用母亲的钱打赏主播160余万元、17岁少年连续打40小时游戏后发生脑梗、游戏主播连续通宵直播数月猝死……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未成年人 络普及率已超90%,未成年 民上 从事的活动中,玩游戏占比61.0%;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其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近七成;一半以上大学生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 红。

为何那么多青少年沉迷于游戏、直播和短视频?相关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如何?每天就是各种吃喝玩乐,却拿着超出普通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薪资……当 红、主播真的都那么美好吗? 红梦断的年轻人,何去何从?

“才七天,玩游戏花了一万多,都是他爷爷攒的养老金。”杨正林没想到,儿子用来上 课的手机成了“烧钱机”。

孩子们如何轻易完成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监护人、游戏、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等各方应负起怎样的责任?

9岁农村娃迷上手游,1个月充值逾两万

“他爷爷4月11 去买药,手机支付短信显示存款明显少了。到银行查流水,发现少了近一万六。”

杨正林在上海务工,儿子随爷爷奶奶在湖北老家生活。疫情期间,学校上 课,家里没有电脑,只好用老人的手机。

杨正林儿子游戏充值银行流水明细清单。受访者提供

“不知道是用他爷爷的微信还是手机 登录了游戏,还在游戏中用了爷爷的钱充值。”虽满肚子疑惑,但杨正林和家人不敢再向孩子探问详情,“他说你们再问这事儿,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杨正林托表弟去家里处理此事,发现儿子所玩游戏名为“我的使命”。事发后,他先后联系了游戏开发商上海游民 络科技有限公司、游戏平台商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公司所在地政府服务热线等,希望退款。

游戏开发商告诉杨正林,收钱方为游戏平台商,他们不予处理。平台商回复称,游戏由成年人登陆,无法退款。“广州12345”进度查询显示,已联系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反映:投诉人的订单已充值成功,充值需要经过多重验证,无异常,故公司无法退款,建议妥善保管手机和支付密码。

此后,杨正林查看其微信账单时发现,儿子早于3月份就开始了游戏充值,分别于3月9日、10日和11日,3天内通过他的手机游戏充值10次,费用达五千四百余元,“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二”。

至于其余的1万多块钱充值到哪个游戏了,一问起这事,儿子就流露出轻生的念头,杨正林便没敢再追问。

虽然爷爷奶奶表示不再追踪此事,杨正林心里很过意不去,“六十多岁退伍军人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充值的这个数额在我们农村可以过一年了。”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称《意见》),其中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 络付费游戏或者 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 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投诉高发,多地消委会一季度数据验证了这一点:深圳一季度未成年人 络游戏消费投诉量跃居 络消费投诉第一位,共4472宗,是去年同期的10倍;上海一季度的消费投诉中, 络游戏排名前三位;江苏数据显示,一季度未成年人 游类投诉同比猛增460%。

数据显示,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不是小众。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 使用情况研究 告》。 告显示,城镇及农村未成年人互联 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城镇及未成年 民使用手机上 的均达到93%以上;未成年 民上 经常玩游戏61.0%,其中小学生 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达51.1%。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中心主任牛雅娟表示,孩子沉迷 络最常见的不良影响是视力下降,有的孩子长时间玩游戏顾不上吃饭和睡觉,影响他们的进食和睡眠,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在精神方面,可能会游戏上瘾,造成情绪不稳定,易怒易躁。

牛雅娟曾在门诊接到过极端病例,“类似死亡游戏,孩子已经玩到走火入魔,发生自残行为,胳膊上都是划的刀痕。”

更有甚者,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等恶性事件。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布《未成年人涉 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 告》指出,经常出入 吧、沉迷上 是未成年人涉 刑事案件的两大诱因。

此外,据媒体 道,2018年陕西曾发生一起14岁初中女孩杀害11岁弟弟的事件。起因是女孩在被窝里用从同学借来的手机玩游戏,被弟弟发现,担心弟弟向父母告状,自己被责备,起了杀心。女孩持刀砍杀弟弟并将其扔下桥。

APP体验:部分无需实名认证,充值付费流程存隐患

“和平精英”登录页面截图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的通知》规定,同一 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

4月13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江苏消保委”)发布消费调查 告, 告称,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付费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投诉案例中,该委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家中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情况下,因知晓密码,通过手机应用商城下载 络游戏,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付费,充值几百到数万元不等。

9个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均设置了青少年模式,打开APP即弹出相关提示。其中除了一直播和快手规定“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其他平台均可通过输入密码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且虎牙、花椒、酷狗和一直播在页面设有“退出”青少年模式选项。

9个平台均无强制实名认证,可通过手机 、微信、QQ等登录。即便在个人资料里填写的年龄信息在未成年范围内,9个平台的系统也不会自动跳转青少年模式,需手动设定。

9个平台的充值付费方式均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输入密码或使用指纹即可支付。不同平台在不同版本手机上设定的充值金额不同,以可选最低充值金额为例,在苹果手机上,多个平台额度在10元内,而虎牙为50元、TT语音为60元;以可选最高充值金额为例,在安卓手机上,多个平台额度在2500元内,花椒额度为3598元,一直播为9998元,斗鱼和虎牙为10000元。

单次打赏时出现连击提示。一直播页面截图

家长和相关企业责任几何?

实际上,就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问题,有关部门一直在加强相关管理。2016年12月,文化部发布《关于规范 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的通知》等。

管理规范不断完善的同时,在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沉迷方面,监护人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游戏企业、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是否充分落实了平台的责任?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健康上 、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家长(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极为重要。

“有的家长以忙为由,用手机打发孩子,导致孩子沉迷 络游戏”,熊丙奇表示,不能简单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和 络,而是需要家长(监护人)陪伴监护、指导,控制上 时间,并教会孩子识别不良信息。

关于企业应尽的责任,北京大成(哈尔滨)律师事务所律师庄玉武认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六方面举措,目前来看,实行 络游戏账 实名注册制度、控制使用 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状况。

有建议称,可推进“注册实名认证+支付前人脸识别”双认证系统。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骏认为,该系统落实的难度一部分在于技术要求,更大部分在于用户隐私保护方面。

“许多用户反对实名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对平台保护其隐私的不信任,确实也有 络平台发生了泄露用户隐私的事故或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吴骏表示,要想推行该系统,着力点首先应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平台应当减少不必要的用户信息收集,切实保护好收集到的用户信息。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也应当尽快同步修订,将平台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上升到法律层面,并制定实际可行的惩罚性措施,以给予用户扎实可靠的保护。

“除此之外,平台还应关注的是减少针对未成年人的诱导性和不恰当的宣传。”

庄玉武持另一种看法:“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核心必须能够有效地识别未成年人,不然就是个空架子。其中两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是注册环节,二是付费环节,“通过这两个环节识别与认证未成年人,而且每次使用都要验证。”

此外,庄玉武提到其中的现实利益考量,“ 游企业,特别是用户黏性弱的,不愿主动增加未成年人认证的流程,比如填写身份证 码等,会大大削弱游戏体验,严重影响游戏的流量和收益。”

同时,他认同这其中存在的法律执行问题,如法律层面上,《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没有相关方面细化的规定,“尤其处罚这块,这是立法修改的重点。”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rmzj@people.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