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向好一定是全方位的。
01
自称“安徽人”的河南人
前几天,我有个在天津做了十几年小生意的亲戚来郑州了,说是北京天津在清理外地人口,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想来郑州看看。
作为一个河南人,这是他四十多年人生中第一次来到河南的省会。
我带他去大玉米、福塔、二七、北龙湖还有奥体中心转了几天,他对我说:你知道吗,以前我们刚去天津打工的时候,人家问我们老家是哪里的,我们都说是安徽的。
?
我说:为啥不说是河南的。
他说:不是不想说是河南的,就是怕说了添麻烦。
我顿了顿,接着问他:现在呢,应该说真话了吧。
他说:现在无所谓了。
说实话,我知道河南人在外面名声不太好,但当身边人亲口说出时,我还是觉得挺意外的。
别人有微词,你可以控诉他的偏颇,但自己对自己不认同,那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示弱了。
不过好在现在,河南人自己对河南人的看法已经扭转,不但已经扭转,而且还齐心协力地站在一起。
02
郑州人朋友圈里的“新闻联播”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里全被郑州少数民族运动会霸屏,无论是交通管制、放假通知还是节目彩排,几乎是全民转发、全民直播、全民兴奋。
朋友圈里的奥体盛景▼
朋友圈里金光闪闪的大玉米▼
下图是商都 友手机拍摄的金光闪闪的中原路▼
以前,从没见过如此齐心协力的郑州!
像这样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马云来的那一天和国际乒联选定郑州的那一刻。
8月27日,国际乒联将2019年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举办地选中了郑州,我第一时间知道也是通过朋友转发的。
后来,查阅资料我发现,国际乒联2018年年终总决赛举办地在韩国仁川。
仁川距离韩国首都首尔只有28KM,是韩国第二大港口、第三大城市。而在郑州的这场总决赛,混双四强将直接锁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也就是说2019年的这个总决赛比2018年仁川总决赛分量更重,也许他的意义并不弱于少运会。
如果说国际乒联这件事还不算是超高热度话题的话,那么马云来郑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马云带着2000亿来郑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落地郑州。”这条消息就像一颗惊雷,在官方发布消息公布之前就炸翻了郑州人的朋友圈。
热情高涨的郑州人又顺着这根藤,又摸到了2018年。
2018年,华为在东区拿了一块地,京东在经开区拿了两块地。
京东在郑州拿地的做“亚洲一 ”智能物流仓,华为在郑州拿地建设软件开发创新中心。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团结。
少运会、国际乒联、马云、京东、华为大家都知道了,那么说件大家不那么知道的事。
今年上半年,麒麟合盛(APUS)在郑州设立第二总部。
这个公司曾用4年半时间,获得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亿用户,被称为“中国互联 出海第一品牌”,是真正互联 行业独角兽公司。
谁说河南除了富士康,就没有独角兽?
当然有!
所以说,如果少运会代表了郑州国内地位的提升,那么国际乒联则代表的是国际地位的提升。
在郑州人眼中,马云和阿里巴巴这是近10年来,郑州历史上第3次重磅级招商。第一次是富士康,第二次是上汽。他的到来标志着郑州的产业结构愈发高级化、现代化。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京东、华为以及麒麟合盛落户郑州,直接指向郑州经济和产业的崛起!
火起来的郑州,现在是众人拾柴火焰更高。大家为城市欢呼,也是为自己欢呼。
当然,很多人都会为自己工作所在城市摇旗呐喊,但不同的是,对于郑州而言,这份呐喊里多了一份对家乡的自豪。
03
郑州,比你想象的更好
郑州现在已然成为了话题度,那么这样一个捷 频传的郑州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呢?
我想,一个技术,一句话和一个数据也许能有些代表性。
一个技术是,无人驾驶公交车。
全球首家无人驾驶公交出现在2016年,国内出现是2017年年底在深圳;
不过,一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底,武汉也有了。
然后紧接着5个月后,郑州也有了,还是5G的,还是4辆,1辆在金融岛,3辆在龙子湖。
龙子湖5G无人驾驶汽车▼
一句话是,麒麟合盛创始人兼CEO李涛的原话。
李涛说:河南不缺人才,在北京从事互联 的人才中,有四分之一的来自河南。
一个数据是,金融业增加值。
2019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名,上海第一,北京第二,深圳第三,郑州第五。如果单看增速,郑州排列第三。
曾经,我看见有人说郑州是中国金融的第4极,当时还不以为然,但是看到这个数据,我真的相信了,郑州的确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中的“黑马”城市。
曾经,大家都说河南缺少人才,其实河南不是缺人才,而是没回来而已。
曾经,有人说河南没有互联 ,其实也并没那么严重。
实际上,郑州、河南,其实比大家想象地要更好!他的变化是有实实在在支撑的,他已经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互联 和金融。
04
正在急剧变好的市民素质
城市好事频传带来的是,更好的城市面貌。
下面这张图是因为举办少运会,郑州出台的交通管制:
主副驾驶不系安全带,行驶过程中拨打电火花、抽烟,副驾驶不满14周岁乘坐的,不礼让行人的,都有记分,罚款的处罚。包括行人、电动车违章也会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这在之前,郑州司机很少会主动礼让行人的,现在有了明确要求。
以前,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别人称赞江浙城市的市民素质高。
真的是城里的人不一样吗,江浙也有河南人,郑州也有全国各地人。其实,真正不一样的,不是市民,是城市的管理水平!
城市中大大小小赛事、会议的举办对城市管理水平的塑造至关重要。
比如杭州,2014年——2016年,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乘坐公共交通不排队的现象明显下滑。
杭州市民素质提升数据▼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2016年杭州召开了G20峰会。
别看只是举办一场会议或赛事,他对城市的考验是全方位的,不限于经济能力,也包括组织策划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市民素质以及城市品牌宣传能力等等。
比如,郑州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整个城市的交通安保、食宿接待,甚至是空气质量在运动会期间都将会被无限放大到全国人民面前。
所以,如今的郑州,赛事,会议,知名企业越来越多,城市曝光的机会多了,城市就更加自律了,市民的主人公意识,荣誉感,责任感也就上来了。
这所有一切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导致城市环境越来越来、未来越来越光明、市民素质越来越高,吸引力越来越强。
05
想要回乡的在外河南人
而说起中国城市的人口虹吸能力,郑州跟深圳极为相似。
深圳目前的平均年龄是32.5岁。 而郑州人口年龄在15-64岁之间的占比达到77.27%,也就是说,80%的郑州人口也都是劳动人口。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已经是“十里洋场”的时候,深圳还只是被铁丝 围起来的小渔村。普通人去深圳,是需要拿“边防证”的。
进入深圳的边防证▼
但是现在,深圳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老牌城市并驾齐驱,共同站在中国城市的最前沿。不仅,人人随时都可以去,而且去了还不想回来。
20年前,武汉、西安这些中部城市已经高楼林立,有了大城市的样子,甚至2004年武汉已经开通运营了第一条地铁。可那个时候的郑州,灰头土脸,站在路边等车,车走一趟,一摸脸,一层土一层灰。
今天再看,可能武汉、西安依然光鲜靓丽,但郑州已经追平甚至某些方面赶超他们。而且如果对比20年间的相对变化,郑州绝对更加让人震撼!
中国的城市每个都有性格和气质,沈阳豪放,上海洋气,天津典雅,四川泼辣,而在我心中,郑州跟深圳很像,他们拥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都很拼!
身边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河南人,在我的印象中以前他们最常去的城市是,北京、天津、杭州、广州,甚至是海南。 虽然离家最近的是郑州,但是他们不去。
但是现在,据在外地的老乡反映,一线工作的老乡碰到一起,经常会聊两件事:
1、河南现状如何?
2、想回到河南去。
尽管他们知道:回去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且河南工资和一线城市相差太大。
但是,他们想回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对待自己最亲的对象,宁愿自己骂一百次,也不想听别人骂一次。尽管知道不尽完美,但是依然心怀希望。
河南人开始为河南和郑州自豪,开始认可自己的身份,开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前郑州人都嫌弃郑州,现在郑州的背后站着1亿个河南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