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美工业软件差距之根本

如果说,中美航母差距30年,民航客机差距40年,航发差距50年的话….

那么毫不客气地说,中美工业软件能力差距在100年以上

没错,就是100年+,你别不信。

工业软件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说是数学,有人说是工业水平,还有人说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都是废话。

工业软件的核心是建模,不是数学,数学基本理论是公开的,数学公式也是都能找到。而建模的书有几本,多是竞赛吧,搞个八皇后,二叉树啥的。

这些还都是课后的习题,软件中都是现成的算法包,hashmap快得一批,谁用你自己写数组,树图结构等。工业软件的关注点根本就不是算法,可能我说得太绝对了,起码中国工业软件当前的困境主要是软件建模能力。

很遗憾,分析中美工业软件差距的人不少,但没人点出要害。而是一味强调我们搞工业的人不懂软件,搞软件的人不懂工业。呵呵,这不正常吗,为什么搞工业的要懂软件,搞软件也要懂工业,那 会分工有什么用。

对了,软考是有个系统分析师岗位,高级的,就是做这事,有几人考?都去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了吧,因为容易,考过PMP后再考这个简直不要太轻松。

何谓软件建模,简单说,就是把工业逻辑映射到信息化系统中。如果太复杂就用面向对象封装,现在做面向对象的人也不多了,多是直接面向数据库,或者面向接口,哦对,后者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面向服务SOA,现在又被包装成微服务了,忽悠甲方去

中国软件建模能力为什么差?因为愿意真正理解业务的系统分析师不多,而且理解得模型越深,自己越吃亏,是不是很可笑,现实就是如此。

这要从中国企业的预算机制说起,企业要搞个IT项目,功能范围基本定了,预算1000万,上 技改砍掉300万,给你700万,剩下300万自筹吧,领导一看,700万已经不少了,一个软件,大小都不够塞满一张光盘,给你700万已经很给面子了。

而实际哪,这块业务做下来,成本就要600万,留100万利润还行吧,想多了,你不交税?你不买开发工具?不买商业组件?靠盗版迟早被罚死。

而且600万成本前提是客户需求不超技术协议,现实中很难,甲方领导突发奇想,给我做这个,你说对不起领导,这块超范围了,领导呵呵一句,把你的领导叫过来说,你特马还想不想验收了,想不想拿钱了。结果是你的领导当面把你数落一通,然后两位领导出去喝顿酒又一如既往了,你还得做吧,什么都没变,变得就是自己的脸。

于是乎,应该做7分深的功能你做5分,应该深入理解的核心业务,你就不求甚解了。

所以说,IT项目如果真深入建模,这点预算根本做不下来,可惜领导不懂,搞业务的人不懂,而搞IT的人又没有话语权,你说赔钱人家当你是大忽悠,不就敲几行代码嘛,现在都低代码了,你们做的这点活更不值钱了。

既然不挣钱,那就知道得越少,做得越少,以后你们要改进,我们还可以做二期、三期…就跟修马路一样,中国的马路不一直都修了挖,挖了修吗。

真正搞业务分析的人越来越不积极,在企业里一直处于中下游,待遇上不去,地位上不去,这才是中国工业软件难以崛起的根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