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当下智能手机让我们便捷的情况下,让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多的 交满足感,反而有时候会感到更加的孤独。
问题来了:为什么?为什么使用 交媒体会导致这些问题?难道使用 交媒体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和加强与他人间的联系么?看看周围每个人都在使用着的 交软件,毫无疑问我们的联系确实是更紧密了,但是这些“在线”联系似乎并没有使我们得到情感上的慰藉。
当人们麻木的翻看着“某圈”,一些人会拿自己去与他人比较,这就会导致嫉妒、被排斥,还会因为怕错过什么“大事儿”导致“错失恐惧症”。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那些自我认识形成期的青少年,他们该形成的真实的自我意识会被“讨好人格”所破坏,而用积攒下来的“好友”和“粉丝”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他们会沉浸于“虚拟 交”中,而恐惧那些对身心有益的现实中的 交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可以从这几方面改善一下。
刻意控制“访问” 交媒体的时间
要自己自觉一些去合理调整自己在 交媒体的时间,不要让它们太多的占用我们的时间。这样起码在某种程度来说会有利于人们体验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感觉。就像电影《头 玩家》说的,最重要的还是现实的生活感。
主动的参与到 络 交中
一些研究证明,那些被动的接受平台上的信息的人,比那些积极参加到 络 交中的人(比如发表评论、点“赞”或者“转发分享”)更容易收到 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所以当访问 交媒体时,有意识的去尝试与他人的互动吧。
睡前半小时尽量减少 交软件的使用
很多关于“晚睡强迫症”就是因为自己控制不住的在睡前玩手机造成。其实这样就潜移默化的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占用了。
增加现实的 交投入
自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的交流时间要大大少于在 上的时间。有调查显示青少年外出与朋友玩耍、看电影、读书看 或者参加 交活动的次数要少得多。而较少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的青少年会表现得更加消极和焦虑。
所以多参加现实的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
多阅读一些纸质书籍
当下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把人的注意力分散,而手机阅读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手机有不同的app,当你进行阅读的时候还会受到各种 交软件的影响,很难保证深度阅读。而纸质书会让我们内心更加平静,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也会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这里最后引用一段电影《头 玩家》作结束:
现实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头 玩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