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骗子又换新“皮肤”了

看多了骗子冒充公检法、扮客服你是不是觉得对此已经产生免疫能够轻易识破他们的套路了呢?其实,骗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于是骗子们又开发了一款新“皮肤”——“银监会”工作人员

很多人都不知道银监会是啥机构连高学历人士都被坑得团团转!一起来看看骗子是怎么得手的?

01案例:高学历女士被骗走45万

近日,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中国银保监会和支付宝的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电话中的男子其准确说出了她的学历,甚至王女士读书期间办理过学生贷款他都了如指掌。对方还发来了自己的工作证件照片,让王女士确认其工作人员的身份。

该“工作人员”告诉王女士,现在国家出台了新规定,不能向学生贷款,王女士需要将自己还是学生的信息状态变更为现在工作的信息,王女士表示自己不需要贷款。对方“善意”提醒,这项信息迟早都要变更,现在不变,以后变动起来会很麻烦,并随即发来了一封银保监会的官方邮件。

收到邮件后,王女士相信了骗子是官方的工作人员,便在骗子的指挥下,下载了一款叫“瞩目国际版”的办公软件。

下载该软件后,对方要求王女士打开“共享屏幕”功能,这项功能启动后,骗子就能远程操控王女士的手机!对方趁王女士不注意,故意输错支付宝密码,导致王女士的支付宝被暂时锁定3个小时。

看到支付宝被锁定,王女士心急如焚,对方再次通过假冒的官方邮件给她发送了邮件,让王女士准备好转移资金。

此时,王女士已经完全相信了骗子,接下来的3天,她按照对方的指示将自己的存款和刚提出来的公积金一起打到了骗子提供的5个不同姓名、不同开户行的银行账户上,在王女士没钱后,骗子继续通过“共享屏幕”,诱导她在支付宝等平台进行借贷。到王女士察觉可能是被骗了的时候,她已经陆续转账、借贷了45万。

02案例: 贷不成却遭罚款?

近日,小喻在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条广告,称某贷款软件可以轻松贷款,并且“放贷快”“低息”“免抵押”。

刚好手头紧的小喻心动了,便下载软件填写信息,很快获得了2万元的信用额度。但是,正当她要提取贷款时,却被告知账户冻结,需要她联系“在线客服”处理。

“客服专员”发给小喻一纸“银监会”的红头文件,称小喻收款的账户异常导致被冻结,需要缴纳贷款金额的30%保证金,也就是6000元,否则将以“恶意套用贷款罪”立案处罚。

小喻一下子懵了,钱没收到就违法犯罪了?但是看到红头文件上公章齐全,感觉就是真的,而且“客服专员”用言语步步紧逼。小喻有点担忧、害怕了,所幸当地派出所及时电话告知,才免去了6000元的转账损失。

套路分析

其实王女士和小喻遇到的,都是冒充工作人员、客服人员的电信诈骗老套路,只不过这次骗子使用了大家比较陌生的机构,就避开了被识破的风险。而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告知账户冻结、涉嫌非法,晒工作证、红头文件进行威逼恐吓,就都是大家熟悉的流程了。受害人王女士在事后也提到,自己身边没人从事公安行业,虽然也看到很多反诈宣传,但自己从来都是路过看个热闹,很少放在心里,没想到骗子会“诈”到自己头上。

警方提示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保险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认证金等名目的费用。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谓“账户资金被冻结”“将承担法律责任”等说辞迷惑,一旦轻信谎言,就会落入骗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 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