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27条政策措施出炉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本市已出台三轮综合性支持政策,有力促进了本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约118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约2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3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28家上市公司。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14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中微半导体5nm刻蚀机进入大生产线。紫光展锐6nm工艺5G芯片实现商业化应用,兆芯服务器CPU实现量产。

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从业人数已达到20万人,软件行业从业人员已达到58万人,在全国位于前列;涌现了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有较强行业背景的企业家、研发骨干和青年人才。

为适应新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特点,本市制订并发布了新一轮综合性支持政策《关于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共27条,除总则外,主要包括6方面25条核心政策措施,涉及人才支持、企业培育支持、投融资支持、研发和应用支持、长三角协同创新、行业管理支持等

支持重点企业引进人才,加强企业人才住房保障

“十四五”时期吸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本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举措。《若干政策》开篇即首先提出人才政策。

优化研发设计人员和重点企业核心团队奖励政策,对于首次突破相关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给予分级奖励。

支持重点企业引进人才。加强重点企业人才住房保障,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纳入市级人才公寓保障范围,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研发人员纳入市级人才租房补贴范围。

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推动本市集成电路生产线和中试线向微电子学院开放。

建立软件人才职业资质认证与职业能力评价衔接机制。

加大专项资金支持,扩大产业基金规模

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对以下三类项目,市战新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一是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销售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二是EDA、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重大项目;三是对设计企业利用本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工艺产线进行流片给予一定支持。加强集成电路中小设计企业产能保障。优化软件平台培育机制。

继续扩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规模。创新信贷支持和软件行业融资方式,实施集成电路优惠利率中长期信贷专项贴息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融资担保服务。

注重长三角协同发展,建立揭榜挂帅机制

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若干政策》新增长三角发展章节,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覆盖长三角区域的揭榜挂帅机制,支持装备企业开拓长三角市场,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

围绕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优化集成电路产品首轮流片政策。加大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验证和应用支持力度。实施EDA生态建设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建设EDA云平台,鼓励本市集成电路企业和创新平台购买自主可控EDA产品。优化软件首版次、装备首台套等应用政策。

在行业管理支持政策方面, 优化集成电路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加快建设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建设集成电路专用电子化学品公共仓储设施。持续实施进出口便利和贴息政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