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交付阶段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辩来辩去“一辩就明

山东信息化智库“辩来辩去”首次活动在12月25 下午3:00正式开始,本次话题为“软件交付阶段的质量控制”,并有幸邀请到了软件建设全程质量保障方面的专家、山东科学院软件测试部总监韩明军老师参与讨论,智库成员就本企业软件交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现将相关问题整理如下:

Q: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项目延期,系统根本没法按时交付,如何解决?

A:项目延期是常见的一个问题。引起项目延期的原因众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开发方的进度管控不够导致。需要加强对开发方各个阶段工作的进度管控和风险控制,包括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开发实现阶段等。

关于进度控制,首先,可以通过周 、月 ,或者例会、查阅过程文档等形式来获取项目的进度信息,并进行分析,找出计划偏差和异常问题,记录计划跟踪情况;其次,组织项目相关方就计划跟踪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估,就计划异常问题和偏差制定纠正措施并达成一致,形成计划跟踪检查 告,通知项目相关方进行处理;最后,还需要对计划跟踪 告中达成一致的问题纠正措施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问题处理情况并通知项目相关方知悉。

关于风险控制,首先,根据对系统进度的了解,识别出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如开发人员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等,并评估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内容,形成风险评估 告,并通知项目相关方。最后,对风险问题进行跟踪与检查,将跟踪检查情况及时通知项目相关方。

另外,不断的需求变更也会导致项目延期。需求不断变更,工作多次反复,影响项目进度。防止需求不断变更,最根本的是在系统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减少需求的变更;当然需求变更在所难免,当有需求变更的时候,各相关方可以对变更的需求进行分析,分析变更需求的重要程度,以及需要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资源等,首先确定是否需要实现变更,若需要,可讨论如何在最小代价下实现变更,如可以让开发人员快速开发一个系统原型,让用户评审体验一下等,若不满意,让厂商尽快修改,原型满意了,再让开发按统一的原型去开发,减少中间的反复,提高效率。

再就是有的项目计划设定不合理,前期对进度的估计过于乐观,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需要事先仔细的安排项目计划,可以采用WBS分解,尽量详细的分解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尽量考虑各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情况等,并在时间上留有余量。还有开发方的计划,可以让开发方提交详细的计划,越详细越好,并组织专家对开发方的计划进行评审。

Q:系统交付后,我们发现系统与预期有差距,系统没有完全实现预想的功能,不能满足业务运行需要,这个问题怎么避免?

A: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开发方对系统需求的理解和实现有意无意的出现了偏差,同时又缺乏有效的质量保障措施,导致最终实现的系统与预期有差距。再就是需求不明确,也会导致该问题的出现。有的则有可能是因为技术实现的问题,有意避开。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系统建设中各阶段的关键里程碑加强把控,通过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及验收测试等质量保障手段,来保障业务需求在各个阶段的准确转换和实现。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通过原型法或敏捷开发的方式,快速发现开发方与建设方的理解偏差,快速实现双方的认识统一。

Q:如何解决需求不明确问题?

A:对于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原型法,让开发方尽早设计并提交系统的原型,双方就原型进行讨论,意见达成一致。讨论最好有业务人员参加,因为业务人员对业务操作的好坏最有发言权。同时,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开发方提交的阶段成果进行评审。

Q:我们的系统还出现运行不稳定、功能操作慢,甚至功能操作错误等问题,影响到了正常使用。

A: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系统上线前,没有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有的系统上线前由开发方自行测试,由于立场或技术的原因,开发方可能不能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为了尽快验收,也不一定会如实的反应并修复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建议找专业的第三方来进行测试,或者找相关专家对开发方自行测试结果进行评审,确保开发方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Q:那到底如何保障软件上线后的平稳运行?

A:在系统上线前,对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性验证、可靠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等。提前发现并修复系统潜在的问题。

当然,上线前的测试只是最后的一种手段,要想系统上线后的高效运行,需要从系统建设初期开始,至系统交付整个阶段,都要加强管控。

今天重点提到了对项目的管控问题,实际上各种管控措施的执行,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需要有一套成熟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对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等有明确的规定,如,进度方面,需要定义清楚每个阶段的里程碑以及交付的时间等,质量方面,需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阶段工作质量及里程碑成果质量的控制措施,如评审、测试等。其次,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按照项目管理体系来对项目进行管控。如组织相关人员对里程碑成果进行评审,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评审,检查是否符合规范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15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