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条关于手机的新闻却占据了很多摄影专栏的头条,那就是LG发布具备双摄像头的新款智能手机G5。话说,双摄像头这个概念并非什么稀奇东西,早在一年前,就有多家厂商引入,或许是产品自身吸引力不够,又或许是厂商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当个噱头来营销,所以并没有取得轰动效应。直到去年年底,苹果公布了一份有关后置双摄像头的专利技术,大家才开始畅想,今年下半年将发布的iPhone7会是如何牛X……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苹果,做什么就能火什么,所以老狼料定今年下半年,双摄像头会成为很多高端手机的标配。不过同为双摄像头手机,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配(chen)置(ben)会不同,功(wan)能(fa)会不同,效(shen)果(jia)也会不同。
立体摄像头
实用指数:★★★
准确说,HTC M8是最早提出双摄像头概念的手机(更早期的双摄像头是用来进行3D照片拍摄的例如LG Optimus 3D),2014年初就发布了。需要强调的是,两个摄像头并非都参与成像。主摄像头负责拍摄,搭载400万像素1/3英寸背照式传感器,采用UltraPixel技术,配备28mm f/2.0镜头。副摄像头主要负责测算景深范围。在拍摄时发出近红外线的连续光可以进行对空间的测量和编码,然后再通过感应器读取编码,再解码后可以拍摄完成不同景深的图像。这类摄像头的优势在于即使我们没有摄影基础,也能通过这类摄像头强大的传感器和处理器拍摄出有明显景深效果的照片。
先拍摄,后对焦,挺好玩的,但是存储速度和处理速度太慢了,体验严重打折扣
它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先拍照再聚焦,即先将场景拍照下来,在根据需求对焦选图,与之前老狼曾经吐槽过的光场相机原理一样。不过缺陷是由于光线摄入量过多,导致单个文件巨大,实用性很低。
仿生平行双摄像头
实用指数:★★★
2014年年底上市的华为荣耀6 Plus是第二款配备双摄像头的手机。和HTC M8不同的是,两枚摄像头硬件规格一样,模仿人眼,共同参与成像。当然,这并不是1+1=2这么简单的事情。两个镜头叠加成像,不仅要保证对焦和深度信息一致,还要解决双摄像头的摆放问题。因为每一个摄像头都有一定的取景范围,必须保证两个摄像头的取景视野不会重叠,而且当前的手机技术,并不能将两枚摄像头做到像人眼一样真正平行,所以目前仅能将两枚摄像头取景交错角缩小到θ=0.1,再通过算法让合成的照片不至于出现叠影。此外官方还表示,可以记录空间的深度信息,模拟F0.95-16光圈,通过软件算法进行虚化。
这种前景虚化效果,骗鬼呢?
吹得的确不错,但是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虚化还是太假了,仅停留在美图秀秀的水平。主要提升在夜景画质,在超级夜景模式下,画面噪点的确少了很多,暗部细节能看清楚,但让老狼郁闷的是,会因手抖而模糊,得用上三脚架。
黑白双摄像头
实用指数:★★★
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360奇酷旗舰版是第三类采用双摄像头设计的手机。根据360官方的说法,这款摄像头的成像组件均来自索尼,但是两个摄像头的型 并不相同,其中一颗为索尼的IMX278,而另一颗则为索尼专门定制的IMX MONO黑白摄像头,没有分色滤镜来记录颜色信息,是全透光sensor,进光量是普通彩色sensor 进光量的4倍。它们分工不同,其中一个获取颜色信息,而另一个抓取被摄物体的轮廓,然后通过处理器和软件算法进行合成。从样片来看,只有在夜景下,双镜头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画面整体亮度有所提高,噪点能控制住。
上图为iPhone6拍摄,下图为360奇酷旗舰版拍摄
此外,360手机还巧妙利用双镜头来提升对焦速度。它引入的是一种叫三角测距的对焦方法。根据目标景物相对于两个摄像头不同的角度,在利用双摄像头之间距离不变的参数,最终就能够快速的测得目标物体相对于摄像头的距离,再通过摄像头模组马达进行准确调整完成快速对焦。老狼做过测试,似乎在近距离拍摄静物的时候,体现的才比较明显。
聪明变焦双摄像头
实用指数:★★★★
在此之前,谁都没想过双摄像头能这么玩。LG G5在机身后部安装了一枚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一颗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其中,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负责长焦人像,视角为78°。广角部分的任务则落到了另一枚800万像素摄像头的身上,视角为135°。通过将数字与光学相结合的方式,G5的变焦功能竟然实用性史无前例的高。
大家都知道,手机和相机PK,最大的软肋就是镜头,实现光学变焦的代价是机身肥胖,使用数码变焦画质渣到让人哭,不是不想靠脚走,在很多时候压根就没有这个条件。LG在双摄像头应用上的思路绝对值得其他厂商借鉴——广角拍景、中焦拍人,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iPhone双摄像头
期待指数:★★★★★
根据苹果之前泄露的专利显示,有望在iPhone 7上使用的双镜头在设计思路上与LG G5有很大的相似,有两个单独的镜头模块,一个具备标准焦距,支持光学防抖,另一个是长焦距的,可以通过变焦来实现无缝切换。此外,当使用其中一个镜头照相时,另一个镜头可以实现视频录制功能。虽然这个功能在iPhone5之后的机器上就可以实现,但是视频录制时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都很低,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以目前苹果A9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还可以让其中一个镜头拍摄标准速度的视频,另外一个摄像头拍摄慢速视频,这样为后期剪辑提供更多的素材。
没有比苹果更需要新技术引入来提升市场影响力的。所以老狼相信,以上传言的可信度极高,这也肯定是iPhone7在宣传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卖点。
眼下,拍照已经成为手机最主要的功能,而手机也成为各大 交 站最受欢迎拍照设备。市场需要兴奋点,厂商也急于挖掘兴奋点。大家对于像素值的提升越来越麻木,必须拿出点新东西,才
能镇住人。所以索尼很配合的在前几天推出了一块2250万像素的Exmor RS传感器,虽然尺寸只有1/2.6英寸,但大幅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达到了全像素30fps的读取速度,能够启用全部的2250万像素来进行视频录制。此外,还能够支持1080P@120fps和720p@240fps的慢速摄影,可玩性大大提升(怪不得苹果要出256GB版)。
过去的几年时间,市面上出现的双镜头手机虽然都强调画质,但结果都是差强人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老狼觉得一方面是生产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算法还无法标准化,厂商研发实力不够(甚至没有研发)。还记得老罗之前说过,有些手机厂商根本就是拿了别人的方案,直接塞进产品,剩下就靠吹了,于是放眼望去看到了诸如“颠覆性、岂止于震撼、单反级、夜拍之王、前所未有的拍照能力”这样的形容,简直是纸面杀敌无数,实际碌碌无为。
双镜头的价值急待挖掘。一些专业厂商已经有方案,采用双摄像头乃至多摄像头,让每个摄像头负责一个基本颜色,极端一点的比如Pelican公司推出具有16颗复眼光学镜头的摄像头,它们在调整曝光、三维深度及调节画质上都有不同的分工,最终的效果大大优秀于单摄像头设备。
苹果的强项在于整合(算法才是灵魂),发挥硬件最大价值,通过算法来实现超越。至少在过去这些年,人家用低像素的摄像头着实抽了咱们国货的脸,所以如果某天苹果说iPhone能取得接近单反的画质,老狼宁愿相信,因为能带动整个产业,发扬拿来主义精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