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置换应用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假体疗效随访比较的Meta分析

文题释义:

固定平台假体:是传统全膝关节置换的主流设计,经过不断改进,在临床上获得了长期大量的成功经验,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聚乙烯垫片的磨损以及假体松动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活动平台假体:近些年来通过研究正常膝关节运动力学特点产生的设计,从理论上讲,相比于固定平台假体,能在有效关节活动范围的前提下保证屈伸时胫股关节间高匹配低压力接触,降低聚乙烯垫片磨损,减少假体松动的可能性,现在临床上逐渐流行。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与固定平台假体相比,活动平台假体有减少假体磨损、增加活动度等理论优势,但临床多数研究发现两者间并无明显差异。文章通过Meta分析评价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假体的疗效差异。

方法:文献检索中国知 、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筛选文献,收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疗效对比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 手册评价偏倚风险工具及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质量评价,依据主要结局指标的膝关节KSS膝评分、膝关节KSS功能评分和次要结局指标的膝关节活动度、Oxford膝评分、翻修率提取文章相关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纳入15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改良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得分6分的文献4篇,得分5分的文献10篇,4分的文献1篇,其中固定平台组1 277例,活动平台组1 2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采用活动平台假体与固定平台假体相比较在短期随访(<5年)的亚组中,在KSS-膝评分、膝关节活动度、Oxford膝评分、翻修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在KSS-功能评分方面活动平台组优于固定平台组(MD=-2.26,95%Cl:-4.71至-0.34,P=0.02);②在中长期随访(≥5年)的亚组中,两者在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及翻修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活动平台组优于固定平台组(MD=-3.60,95%Cl:-6.99至-0.21,P=0.04)。

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而言,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随访中,活动平台假体在绝大多数方面与固定平台假体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弱的证据表明,活动平台膝关节假体置换后对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略优于固定平台假体,由于文章大多数文章为短中期随访,未来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文章结论的可靠性。

https://orcid.org/0000-0002-5251-0921 (汪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 膝, 膝关节, 关节置换, 移动, 固定, 平台, Meta 分析, 随机对照实验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