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成都拼搏的声音|成都这个创新中心,四年服务上千家川内企业

两声铃响后,一个女声响起:“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线路接通,云会议开始了。

开启这场云会议的,是华为成都软开云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林骏。这天上午,他与负责成都高新区数字贸易创新示范项目的小伙伴们远程沟通了最新进展。

在工作日,创新中心团队每天至少要通过华为的智慧办公软件WeLink开四到五场会议,这意味着他们每天,至少要听四到五次这个声音。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声音响起的频次,也代表着创新中心业务的繁忙程度。

华为成都软开云创新中心

联合攻关创新示范项目

经营情况位列全国赋能云第一梯队

一年尾声将至,这家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创新中心,愈加忙碌起来。

李林骏

最近,创新中心还忙着另一个重大项目——联合成都高新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推进成都高新区数字贸易创新示范项目,帮助更多区内有潜力的数字经济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据了解,创新中心前期已经对高新区内有海外业务及出海意向的企业进行了初步调研,这将为成都高新区后续的数字贸易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除了在川内有了新的业务拓展,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华为云的市场份额也在继续扩大。同时,在海外,我们也在不断开拓疆土。比如,近期亚太的印尼新节点开服,欧洲的爱尔兰新节点开服,等等。”

采访时,李林骏也晒出了创新中心的“成绩单”:在互联 持续承压的情况下,软开团队经营情况仍旧位列全国赋能云第一梯队。

四年服务川内上千家企业

与城市共成长

企业发展与城市同频共振。作为一个赋能型平台,“赋能成都企业发展,陪伴企业共成长”,是创新中心的角色。

据介绍,自创新中心2018年落地成都高新区,运营四年有余,已累计服务川内上千家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经济等领域,包含新能源、数字文创、跨境电商等多个赛道。其中,平台已服务超50家瞪羚企业,见证了很多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

“近年来,成都电子信息、新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我们的赋能方式也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变化。”李林骏说,四年前刚刚落地,因资源有限,企业更需要技术赋能。这个阶段中,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华为的专业技术及平台能力提供技术赋能,包括在先进软件架构等领域进行技术协助。

“随着企业实力增强,我们更侧重于平台、生态赋能。”创新中心通过举办投融资对接、初创扶持等生态活动,为成都优秀企业链接大型资本;通过与成都本地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创业产业项目合作,为成都优秀科技创新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华为成都软开云创新中心展示厅

接下来,创新中心还将有更多动作。

“技术是底座,生态是内核。”李林骏说,接下来,创新中心将在技术开发、方案孵化、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对接等方面发挥底座基石作用,加速企业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成都软件、电子信息产业释放新动能。

“当下,疫情影响下,企业最缺的是市场资源。”因此,为企业提供市场、资源的精准供需对接,是创新中心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另外,推动数字贸易产业发展也将是其未来发力的关键点。

此外,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新中心也将以不同形式进行赋能。通过打造联合解决方案、搭建供需平台、牵引生态资源,助力本地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扩大市场空间。

(下载红星新闻, 料有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