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赚钱App”成老年人数字陷阱

【光明时评】

据媒体 道,近年来,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听歌赚钱、走路赚钱、睡觉赚钱等吸人眼球的手机应用成为不少老年人眼中的新宠。这类赚钱App打着“无所不赚”的旗 ,以10元8元的赚钱福利为诱惑,吸引众多中老年 民下载并参与。然而,这些老年人很少意识到,当他们乐此不疲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时,自己已沦为不良科技公司的围猎对象,一步步掉进数字陷阱。

以蝇头小利为噱头,以注意力占据为手段,以强制性广告投送为目的,这是赚钱App为老年 民布下的第一道数字陷阱。以红包变现为诱惑,以窃取用户私人信息为目的,则是第二道数字陷阱。在利益驱使之下,赚钱App不仅奖励承诺难兑现,而且还试图通过植入App来记录和分析老年人的数字行为轨迹。以轻松赚钱为名,以数据获取与算法训练为手段,以广告信息精准推送为目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正成为一些科技公司针对老年群体设置的第三道数字陷阱。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 民人数已超1.1亿人,是全世界老年 民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老年 民人数及占比也将持续增长。中国 科院参与发布的一份关于中老年互联 生活研究的 告显示,中老年的互联 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两大方面,免费领红包是他们在线上最容易被骗的形式,而在被骗的老年 民中,又以中高收入者居多。各类赚钱App正是瞄准了我国老年 民的群体特征,设下重重数字陷阱,将老年人当作新一轮的流量和资本收割对象。对此,各个相关方面有必要联动,进行及时治理。

其次,信息通信科技公司和互联 平台企业也应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监督纠错机制,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切实履行企业行业责任。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研发企业要在硬件端口的信息安全后门设计上自律,特别是针对老年用户的手机智能设备,要更加突出手机信息安全的加密设置。头部平台企业要主动担起自我把关和监管之责,及时建立反诈大数据基础资源库和违规App负面清单库,让 络欺诈软件和应用程序在主要公共平台上难以立足,从而使各类违规违法的赚钱App在 络生态圈无法生存。

不断提高老年 民的数字素养也不容忽视,这需要行政部门、 会公益组织、 区、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目前我国老年 民的总体数字素养水平不高,大多数老年人基本处于日常 交软件的信息应用层面,信息辨别、沟通表达与 络维权等较高阶的数字能力普遍缺乏,这也是他们很容易被各类赚钱App套路诈骗以及被骗后难以成功维权的主观原因。有效预防老年 民掉入不良程序开发者的数字陷阱,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能力是长久之计。只有帮他们建立起必要的 络识骗防骗意识,并掌握必要的数字生活适应能力,才能形成该群体针对数字骗局的“群体免疫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