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师:软件开发方法之统一过程

一.二维模型

  统一过程UP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模型,它本身是一个二维的结构。对于 UP 而言,时间主线就是横轴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软件开发活动总要经过初始、细化、构建和交付这 4 个阶段方能完成。而纵轴的工作流程则描述了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统一过程二维模型图

  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 UP 迭代的特点。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互重叠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点:

  1. 初始阶段,开发者刚刚接入系统,此时最重要的工作是界定系统范围,明确系统目的。在这一阶段,业务建模和需求分析是工作的重头戏。
  2. 细化阶段,开发者需要抽象出软件的逻辑模型,设计出软件的架构,在这一阶段,分析设计是最主要的工作。
  3. 构建阶段,开发者需要基本完成系统的构建,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实体,并进行测试和部署,在这一阶段,实施和测试是最主要的工作。
  4. 交付阶段(也称为转移阶段),软件系统需求已经完全成熟或产品化,或进入下一个版本。在这一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对软件系统进行重构、修改、测试和部署。

  在这 4 个阶段中,各有侧重点,但也不像瀑布模型那样完全不允许其他活动的存在。在初始阶段,为了验证开发者的想法,就需要进行一部分的实施和测试;而即使到了交付阶段,需求也可能会发生改变,仍然需要进行部分业务建模、需求和设计的活动。

  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测试、部署、配置与变更管理、项目管理、环境称为 UP 的 9 个核心工作流。可以把这 9 个工作流进行简单的分类:

  • 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测试和部署是工程活动;
  • 配置与变更管理、项目管理和环境是管理活动;
  •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为各种工作准备相应的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需要包含必需的工具、活动的指南、活动的流程规范、工作产品的模板、基本的开发设施等。

    质量控制

    二.生命周期

      统一过程模型的时间主线是阶段,统一过程的生命周期也是与阶段一一对应的。在 统一过程的生命周期中共有 4 个里程碑:

    1. 目标里程碑:对应着先启阶段的结束,当开发者可以明确软件系统的目标和范围时即达到了该里程碑。
    2. 架构里程碑:在这个里程碑前,开发者需要确定稳定的系统架构。
    3. 能力里程碑:当系统已经足够的稳定和成熟并完成 Alpha 测试后,认为达到了第3 个里程碑
    4. 发布里程碑:需要完成系统的测试、发布和用户培训等工作。

      在经过这 4 个里程碑后,即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开发出一个新的版本。此时可以关闭该产品的开发,也可以迭代进入下一版本。

    生命周期

    三.特点

      统一过程是一个特点鲜明的开发模型,其特点:

    1. 是一个迭代的二维开发模型,在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可以进行需求、设计等活动。UP 不但给出了迭代的生命周期,还给出了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迭代指南。
    2. 采用不同迭代方式的 UP 可以演变为演化模型或增量模型。
    3. UP 的迭代特点使更容易控制软件开发的风险。
    4. 虽然 UP 是一个迭代的开发模型,但 UP 本身并不属于敏捷开发。一般认为,未经裁减的 UP 是一个重载过程。
    5.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 UP 进行裁减,从而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规模的软件和开发团队。

    系统集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