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思平:要听从材料自身的选择

维思平建筑设计助理主设计师 谭善隆

WSP简介:

主要作品:

北京龙山教堂,北京龙山新新小镇,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南京长发中心,深圳金地梅陇镇,深圳金地梅陇镇,用友软件园。

正文:

维思平(WSP)认为:材料和建造是建筑学中一个最根本的深层话题,材料并非用来装点建筑,而是形成建筑的最基本元素。

怎么选材?WSP有两个原则:首先要基于使用功能,即要尊重人的需求;第二,基于建造规律,包括可实施性,及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空间。

怎么用材?WSP是反形式主义者,他们认为形式和空间是在材料和建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吴钢引用路易斯.康的一句名言“砖,你想成为什么”表示设计师要听从“砖”的选择。

因“基于可实施性,或基于建造和功能的设计流程”,WSP在材料的运用上,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却比较少。不同于一些设计师将图纸摆在第一位,WSP第一关心的是最终建造成的建筑,

“砖,你想成为什么?”

新浪地产:材料对建筑意味着什么?

谭善隆:我们公司特别关注建造。从建造角度看,不可能没有材料的存在。做建筑设计时,我们第一个问题肯定是问建筑物需要用什么样的材料及建造方式。

吴钢:路易斯.康问:“砖,你想成为什么?”就是说建筑师应把建筑设计成一个砖想成为的样子。砖本身有思考,或有它自身的建造原则,设计师要听从砖的选择,比如用砖建600米的摩天楼显然不合理。我们认为材料并非用来装点建筑,而是形成建筑的最基本元素。建造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也是艺术中的最高形式,需要浪漫和理性相结合,材料和建造是建筑学中高于其他表面层次的一个最根本的深层话题。

材料对WSP非常重要。WSP作品的驱动力,有时反而来自建造和材料。某种意义上我们欣赏非形式主义;说得更极端一点,是反形式主义;再极端一点,我们认为形式和空间是在材料和建造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

新浪地产:如果形式和空间是自然而然产生,那建筑师的职责是什么?

吴钢:发现。很多人认为共存的形式和空间是被发明出来的,实际上它们是被发现的。我认为,世界上能被发明出来的东西很少,或几乎不存在。

新浪地产:使用材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吴钢:材料的运用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应一致,与建筑的空间、功能、形式、建造方式都应一致。我们不会用黑色石材做婴儿房,也不会用光亮表面的金属做幼儿园室内空间;为在立体上达到哥特教堂的效果,就会用拱形建筑和石材表达,以形成向上、神圣的感觉;在龙山新新教堂中,我们通过材料的对比,在外面使用深色火山岩,使其明显区分于周边住宅,跟环境不相容,形成一种巨大地标性的公共空间的感觉,内部又通过比较温暖的涂料和木材,形成温暖的空间感觉,像是环绕在光和上帝的怀抱。

谭善隆:因为建筑概念很虚,空间本身也很虚,我觉得建筑艺术的核心,在于建筑师怎么使用一些实际材料,把虚无空间或概念变得可触摸、可感受,建立起合适氛围,也回应空间里的功能。合适地从材料本身研发合理经济的建造模式和结构,是我们非常基本的建筑课题。

基于使用功能,基于建造规律

新浪地产:现在有一种现象:将材料应用、表皮构造作为商业包装的手段,对此有何看法?

谭善隆:我们还是会用平常心、客观地看表皮构造,它还是一个建造,这个表皮本身有材料跟建造艺术的关系在。至于开发商希望怎么利用这个表皮,是一个很开放的课题。

吴钢:我们也有一个最基本的态度:表皮应该真实地反映建造,基于基本的功能和空间的话题,而不只作为简单装饰。

新浪地产:在跟业主沟通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不会发生一些分歧?

谭善隆:当然我们会理解客户对材料的选择,或基于对某种材料的偏爱,或基于材料本身的价值等,这种分歧肯定有,但我们也会在这过程中,寻求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做法。

吴钢:我觉得人为因素的分歧可被简化分解成建筑上的基本话题。无论是开发商、最终使用者、政府官员,还是建造本身对材料的需求,因为大家都要对最终使用者负责,所以可基于使用的前提,把这些分歧直接转换成对功能、空间、形式的需求。建筑师的作用就在于跟客户、建设者的沟通中,把这些需求物质化。

比如在建筑是黑是白上有分歧,就把白和黑分解成功能上的需求。如果建筑是在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的地区,那么黑色建筑就比白色更好,因为黑色可吸收热量。

新浪地产:WSP在取舍材料上的原则有哪些?

吴钢:很多材料的选择,首先基于使用功能。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者。要非常清晰地明白,材料的选择要尊重人的需求。

第二,基于建造规律。建造规律:一是可实施性,包括材料的造价、可获得性,材料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二是,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空间,比如做一个碗并不是想得到表面,而是想得到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要好用、漂亮。

比如我们的上海国际汽车研发港,建造形式及建造的空间感受,最后服从了建造本身。一开始是设想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想表达片状、轻盈或开敞的感受。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用混凝土框架,实施会更快;空间形成的建造成本更加合理;从施工角度讲,也是更能让当地施工单位掌握的技术。最后空间和形式反而服从了建造本身,同时也把建造的含义升华了,升华成一种空间和形式的原理。

新浪地产:有没有比较偏向的材料类型?

谭善隆:我们关注设计本身,所以我们会选择能把设计理念、空间做好的材料。但实际项目、市场会给设计师一个倾向,比如哪些产品比较经济、通用,建造起来比较快和方便。但我们不会给自己太多限制。

新浪地产: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有过哪些教训和经验?

吴钢:在我们将近20年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却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一个非常准确的原则:我们永远把建筑本身,即建造完的建筑视作最终产品。我们第一关心的是最终建造成的建筑,第二才是图纸。

我们首先会考虑建造方法和材料,然后才去做设计。这是非常古老、也是唯一正确的设计方法。和目前很多设计师所追求的形式主义相反,我们基于可实施性,或基于建造和功能的设计流程。由于采用了比较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我们才能在材料运用上获得大量成功案例。

新浪地产:有些建筑师说材料是建筑的驱动力,是否赞同?比如19世纪建筑的驱动力是石头和木材,20世纪是混凝土。

谭善隆:我觉得这比较片面。因为石材跟木材到现在也是非常通用的材料,我们不会说20世纪不能用石材或木材,而一定要用混凝土,也不会说21世纪一定要用一些最新材料。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可能性,但新的建造技术和模式还需要时间考验。

新浪地产:对现在的一些生态材料的应用,有何建议和看法?

谭善隆:我们支持环保建设,但我们还会考虑其他因素,还是会比较踏实地想用一个成熟的建造方式,在探讨、改善、优化,在建造中减少浪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实际、我们都可以贡献的一个方向吧。

WSP部分作品

北京龙山教堂-石材

北京龙山新新小镇-混凝土砖

杭州西溪湿地观景台 竹结构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21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