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程,十年跋涉。新时代的十年,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全国“一盘棋”集成融合格局转变、向智能化辅助深度应用转变、向依靠科技创新赋能发展转变的十年。跨域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开庭、电子送达……这样的智能化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上实现“从有到优”,推动一系列便民举措落实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数字红利”。
司法信息化汇聚了海量数据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数据安全保障问题尤为关键。在司法环境中,数据安全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攸关国家安全和各类诉讼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必须筑牢数据安全“防火墙”,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为此,玉溪中院近年来围绕“如何保障司法冷数据安全”的问题不断进行有益的创新与探索。
法院司法冷数据存储管理遇难题
近年来,随着诉讼案件量的不断增长和无纸化办案的不断推进,玉溪中院的司法数据增量巨大,本地机房存储压力日益加大。其中,非结构化的离线类数据占比较高,这些数据产生后,读取访问的机率较小,属于冷数据的范围,其存储性能要求相对低,但要求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作为电子卷宗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对于此类冷数据的备份和安全要求非常高,一旦数据管理系统出现故障,产生的数据丢失或泄露问题不仅会影响法院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可能会导致案件当事人的隐私数据泄露,其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甚至可能会造成公共安全问题。
此外,使用传统IT方案解决此类问题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是机房扩建成本高:建设一个标准的机房需要考虑机房的供电、消防、温湿度、安防、运维、 络结构、出口安全等各方面,投资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二是安全投资成本高:单纯采用硬件堆叠的方案,安全成本投入过高;三是基础运维负荷大:传统IT存在业务交付慢、故障定位难、技术迭代快等问题,使得基础运营工作复杂、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
因此,玉溪中院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数据存储管理需求:一是要满足法院数据备份、数据安全、升级扩容等的需求;二是要提供简单可靠、易于部署和管理、便于扩展和升级的IT基础架构,以及业务迁移、数据中心整合的专业服务。
冷数据云上灾备破解储存痛点难点
为了满足数据存储管理的需求,玉溪中院在2016年通过应用系统升级,实现了两级法院司法大数据集中化,汇聚成玉溪“司法云”平台,并于2017年成立了玉溪法院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此后,基于“司法云”平台的特殊性,玉溪中院又提出了冷数据云上灾备方案,该方案采用云主机、云专线、裸金属服务器、移动备份软件等相关产品,通过云专线连通玉溪中院与云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数据上云后存储在搭载移动备份软件的裸金属服务器上,实现了数据上云、实时备份、物理级别的安全隔离等功能。
玉溪中院还配置了云主机,作为备份软件的控制端来辅助其运行。备份软件把数据的变化以日志方式记录下来,在系统故障时根据数据变化日志,快速定位需要恢复的时间点,将数据一键恢复到异常点之前,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
冷数据云上灾备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玉溪中院不断探索创新冷数据云上灾备方式,逐步实现无需在本地部署任何IT硬件设备,降低了本地机房运维服务管理成本和后续的设备投资压力;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云数据中心不仅能无缝将用户本地数据中心的安全方案迁移到私有云,还能提供本地数据中心无法提供的安全服务(如漏洞扫描、DDoS高防等),保障法院数据的安全;实现了数据实时备份,备份软件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全量数据复制和增量数据的实时复制,并按文件I/O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实现在备份策略内的任意时间点数据恢复,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秒。
此项目的建成使玉溪中院成为云南省内首家实现冷数据云上灾备的法院,同时也是智慧法院建设进程中一次创新实践。该项目将云技术运用于法院,将法庭庭审视频、电子档案等重要资料上云灾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恢复性。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步履铿锵。起诉立案智能化、证据交换和审前程序智能化、庭审智能化,以及送达智能化,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玉溪两级法院的十年巨变,展现了司法智能化的广阔前景。
玉溪中院将始终坚持诉讼智能化与数据安全并重的原则,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提升管理效能,牢牢掌握信息安全主动权,筑牢信息安全“防火墙”,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玉溪智慧法院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