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自动测量系统的测量速度一致性

牢牢掌握机床各操作按钮的功能: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如急停按钮,知道如何执行程序;如何停止程序,检查工件的加工状态,恢复暂停状态继续执行程序,如何停止程序;如何在执行程序之前改变程序等等。

其次,对于数控机床来说,学会操作尤为重要。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的手动或自动操作,掌握数控机床各数控轴的运动。对于西门子系统,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操作,如断点的Repos键、变量运动的VAR键、示教功能键等。只有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才能克服类似的恐惧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更高的数控机床操作技能。

加工第一个工件时,机床应使用单步工作状态进行试切。机床程序调用新刀具或砂轮时,应先对刀,检查程序动作是否正确。

用于批量工件的加工。原程序调试完成后,需要对加工程序进行优化。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切削参数,如进给速度、刀具或砂轮速度、横向进给、加工深度等;优化加工步骤,优化加工基准,提高加工效率,使用长寿命刀具或砂轮,减少换刀或砂轮修正次数;建立合理的加工程序数学模型,编制有效可靠的程序,合理设置粗加工和精加工的余量和次数,使用合适的成形刀具或砂轮,对提高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有明显的作用。

要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对机床加热一段时间,保持机床各机械轴在工作期间的热平衡,尽量保持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温度稳定,尽量保持工作头、机床主轴、丝杠导轨、光栅尺、刀具卡盘或砂轮连杆的冷热平衡。如果机床使用冷却油和冷却液,其温度应保持恒定。冷却液温度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机床的冷却系统保证了冷却液的恒温。

一般工厂晚上需要关机,第二天需要开机床,所以每天工作前都需要对机床进行预热。为了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有两种方法实现机床加工。一是启动后对原程序稍加修改,在所有加工程序中做出远离工件的补偿量。然后,在加工期间,根据测量结果改变机床的校正值。当机床处于热平衡时,无需改变校正值。另一种方法是在机器启动后,对工件公差大的部分进行一段时间的加工,然后等机器经过一段时间达到热平衡后,再对工件上一些公差要求高的部分进行加工;或者先用机床粗加工,机床达到热平衡后再精加工工件。

对于一个多基准的工件,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很多。然后,工件上用一个基准仅定义一个或两个尺寸但要求高尺寸精度的位置应首先加工。对于同一基准上有多个尺寸的位置,先加工精度最高的位置,再加工精度较低的位置。由于机床在加工高精度零件时容易产生废品,工件的其余部分可以不加工,从而节省加工成本。

总之,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先粗加工,去除工件多余的材料,再精加工;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振动;避免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热变性。产生振动的原因有很多,如负载过大、机床与工件共振、机床刚性不足、刀具或砂轮钝化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振动:减少横向进给量和加工深度,检查工件是否夹紧牢固,提高或降低刀具转速可以减少共振,检查是否需要更换新刀具。

对于操作数控机床的新手来说,经常会发生碰撞。人们常说,不接触机床就学不会操作机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和有害的认识。机床碰撞对机床精度的损害很大,对不同类型的机床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对刚性较弱的机床影响较大,而对相同冲击力下刚性较强的龙门结构机床影响较小。如果机床是悬臂结构,机床主轴是安装在转轴上的机床结构,一旦机床发生碰撞,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对于高精度数控机床,必须绝对消除碰撞。只要操作人员小心谨慎,掌握一定的防撞方法,碰撞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以下提示可能对数控机床初学者防止碰撞有所帮助。

总之,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建立在掌握机床基本操作、基本加工知识、基本编程知识的基础上的。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操作人员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劳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