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

“作业做得漂亮,可一到考试就露馅”

济南某小学校长王涵第一次听说拍照搜题App是在一次校内会议上。她听老师们聊起,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作业做得漂亮,可一到考试就露馅”。

王涵调查后才发现背后的“猫腻”,许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学业的关心,而孩子则利用拍照搜题App“不动脑筋”地完成作业。

“不仅可以直接搜出数学题的正确答案,连解答过程也一模一样。”该校数学老师杜计平好几次看到“雷同作业”。他认为,这跟抄作业“没有区别”,“有些学生以为自己看了答案后能理解,就算学会了。但事实上,能看懂答案和独立做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作为校长,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王涵立即“采取措施”:要求各班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使用拍照搜题App的危害;尽量让学生在学校自主完成大部分作业;要求老师多布置侧重于答题过程的开放性题目。

部分“家长模式”设置形同虚设

2013年,拍照搜题App首次出现,随后多个线上辅导平台都上线了类似产品,一些头部品牌更是得到多轮投资。资本热情退去后,如今赛道上只剩下寥寥几个知名拍照搜题App。

有部分App可通过绑定微信小程序,切换至“家长模式”。家长可以通过日 、周 、学期 告、实时错题本等可视化学情 告,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是,也有一部分拍照搜题App的“家长模式”,设置烦琐复杂,操作难度较高。

面对拍照搜题App,和学校老师一致反对的态度不一样,一些家长却表现出犹豫。

对于北京海淀家长吴丽来说,拍照搜题App是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孩子的理科成绩很好,偶尔遇到难题就会到App上面搜答案解析。”

吴丽监督孩子,通过视频讲解,消化吸收后再结合相关知识点,找同类型的题练习巩固一下,“孩子很自觉,学得也很主动”。

2020年3月,真人在线答疑的拍照搜题App出现后,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热捧,成为线上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如果下线这类App,辅导孩子怎么办?”吴丽问。

不能一刀切,视不同情况而定

在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特殊性,不能对拍照搜题App一刀切。但是,如果将原来一对一辅导直接搬到了拍照搜题App上,将辅导时间化整为零,这明显与“双减”政策要求相悖。郑州大学教授罗志敏建议,根据不同年级段的要求,对拍照搜题App线上学习的时间段、总时长、最晚学习时间作出具体的限定,“要让学生远离拍照搜题App依赖,关键是教师辅导要跟上”。

互联 出现后,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它们是帮助学习,还是影响学生独立思考,人们总是难以找到明确答案。显然,遇到这个问题的,拍照搜题App不会是最后一个。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 会,教育确实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但教育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在不同学段应有区别。此次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App备案申请,已备案的相关App予以撤销,就更说明这一点。”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教授建议,尽量不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用,而是由教师或家长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应该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监护下使用;初高中,虽然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信息技术,但整体而言应该尽量少地使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