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科技创作点滴:《燃点长篇》点燃了我

入驻头条

然而,写作时间少,思考质量不高,让我错过了新手期的流量红利。新手期时间,正是团队几个重大项目关键节点,几乎连碎片时间都不存在。

所以,在三篇“试水”文章后,我只能隔三差五写几篇微头条,直至断产。每次都能被推荐上首页的悟空问答,也错过了新手期,在3个优质问答后也因为没有时间而放弃了兴趣认证。这些经历犹如创业,。我还选择了自己从业的科技领域,更难

9月份,重回头条 的时候,已是物是人非。没有新手期的推荐红利,无时不刻感到被冷落。然而心态越是“放下”,更容易冷静思考,我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

我用架构思维,充分考虑写作时间少这个因素,在今日头条这个大平台下,依据“产业互联 + 碎片时间 + 微头条 + 悟空问答 + 图文”这个创作逻辑来设计良性的架构,实现工作日半小时、周末1小时的碎片时间写作。很多人每天都会做碎片化阅读,会做很多思考,只要找到一些点沉淀下来,就可形成知识沉淀转化。

我用产品思维,设计了地铁阅读、静夜思、聊聊热搜、产业科技化化升级等小产品,分别存储自己不同时间段、不同学习渠道、不同思维方式的心得。

缘起

11月8日(周五)晚上,完成了一次产品升级后。洗完澡的我,在头条 上盘点我对需求模型思考的记录时,看到了今日头条创作活动入口。我惯性地进入科技板块,进入了《看燃点聊创业》的活动。

偶然来到活动页面

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我有了一种“试试看”的冲动。这次冲动,就是今日头条《燃点长篇》给我的一个燃点。这个时候,我也意识到,对今日头条平台的产品线研究得还不够。

“燃点”来袭

当天晚上,我写下了我参加《看燃点聊创业》的第1篇微头条,谈了“年轻人的选择”,标记上了《看燃点聊创业》的话题。

第1篇微头条,聊年轻人选择

浅尝不即止

第二天是周末,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看完《燃点长篇》的每一个视频,看完写一篇微头条,参加活动并充实自己账 的创作,同时留下学习感悟并转化为知识。视频播完临近活动结束,写一篇图文

第2篇微头条,第1篇视频观后感

于是乎,在今日头条平台机制和自己设计的架构体系里,这个观后感创作也是步履蹒跚地前进着。

第3篇微头条,看懂“戴威”们

第4篇微头条,被选为《看燃点聊创业》话题精华

第5篇微头条,更新对资本的认知

第6篇微头条,聊团队资源配置

观后感期间,仍然受时间不足写作火候不足等问题影响。但是,认知不断在更新,同时沉淀下来的知识又反补到自己的事业中,感觉获益匪浅。而这期间, 络上观摩了头条的《2019生机大会》,看到头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思考,再结合自己的产业互联 、人工智能、区块链(联盟链)、标准化等一系列研究,“识海”里豁然开朗。

燃点的已燃

该来的终究要来,活动尾声临近。此时,燃点已燃。

11月24日,完成最后两篇观后感微头条

最后两篇观后感

“心血来潮”的一次感受,成为最后获微头条创作一等奖的内容。

最后获奖的微头条

11月26日,发出最后一篇文章,以图文创作的形式参与活动。意外的是,发布之后获得《燃点长篇》子健导演转发。

图文创作“终成正果”

图文征稿,得到《燃点长篇》导演的转发

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宁静。自此之后,每天能收到头条科技频道推送的各种热点话题邀请,也不知道是否参与活动的结果。

11月29日深夜,查看活动奖项公布之时,发现自己获得微头条创作一等奖。

获得微头条一等奖

此刻,我的唯一的感受是:《燃点长篇》点燃了我。

写在后面的话

  • 创业维艰,没有一个有所得的事情,是能够轻易成功的。
  • 今日头条平台,能够给更多人机会,这共赢思想,值得点赞
  • 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分享知识和经验,认识更多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这事会一直做。

  • 因为【相信】,所以你【看见】我。请持续关注Mitaple,学习道路上,我们同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28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28日

    相关推荐

    ///author/jinwe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