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Google 的 AlphaGo 横空出世,在人类曾以为计算机无法跨越的围棋领域,以4:1大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震惊世界!
2017 年,AlphaGo 再次以 3:0 横扫世界排名第一围棋高手柯洁,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大数据 + 机器学习“的巨大威力!
AlphaGo 只是一台机器,但它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海量棋谱数据的分析,不断自我学习和完善,最终形成恐怖的战斗力!
我们知道,软件编程技术自出现以来,要实现核心价值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业务操作搬到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软件和 络进行业务和数据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OA办公、ERP商品管理、百度搜索、QQ聊天,淘宝购物等,都是如此。
这些系统和软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效率带来了巨大提升,这也是这些年来,IT软件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时至今日,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人们已经习惯了计算机软件的存在。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以前的那套“分析用户需求和业务场景,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做法越来越跟不上人们的个性化的需求,比如以前的新闻软件,所有人打开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但其实每个人都只希望看到自已感兴趣的。
但原有的软件设计要实现这个需求就显得极其困难,几乎难以实现。甚至当我们去问用户的时候,用户似乎也无法告知你非常明确的需求,大多时候只能给一些模糊的方向,这对于原有的软件设计而言,似乎进入了一个困局。
那如何走出这个困局呢?
那就要求我们设计的软件能够根据用户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用户的习惯和喜好,精准推送用户想要的内容。甚至能够延展发掘出用户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需求,洞悉用户自己都不了解的自己。
也就是说,计算机软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用户输入操作,然后根据编写好的逻辑执行用户的操作,而是应该能够预测用户的期望,在你还没想好要做什么的情况下,主动提供操作建议和选项,提醒你应该做什么,这带来了这个时代的众多惊喜。
这听起来似乎很遥远,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也就是现在我们市场上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 AI 技术。我们熟悉的今日头条,就是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技术,给到每一个用户不一样的内容,且用户使用时间越长,推荐的越准确,因为随着用户的使用,产生的行为数据就越多,软件分析的结果就越精确。
今日头条一经推出,深受用户喜爱,在大型门户 站云集的中国,野蛮生长,成为一个市值750亿美金的独角兽,是老牌门户 站新浪和搜狐市值之和的十几倍!
相信在未来,软件开发将是“面向 AI 编程“,软件的核心业务逻辑和价值将围绕大数据的结果,也就是围绕 AI 展开,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考虑如何将机器学习的结果更好地呈现出来,超预期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人和 AI 的交互。
当然 上有一种观点,就是认同面向 AI 编程,也觉得大数据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懂 AI,也不一定要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认为只要懂业务,理解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出的结果就可以了。
听起来貌似有些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想起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中国一个厂家,高价从德国进口了一台机器,工人们也都能熟练使用,正常生产。但有一天机器出问题了,所有工人都不会修理,所以只能停产,千里迢迢请德国厂家的人来。这个德国人来了,只花不到半个小时就修好了,收的费用几乎那些工人一年的工资,还不包括来回机票酒店费用。但所有工人都不觉得不妥,反而都是一个个膜拜的眼神,觉得外国人了不起,其实那个德国人,只是换了一个非常小部件而已,非常简单,这半个小时所获得的 酬,能让我们好些工人在厂里辛苦打拼一年,还能获得无限的崇拜。
其实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场景和领域不同。对技术的不了解,容易产生价值的不对等,且差距非常大。希望软件工程师们不要把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当作什么神秘和膜拜的东西,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中。
所以即使自己不做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开发,每个程序员也应该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不要成为一个只会CURD的”码农”。
将来,随着万物互联的推进,我们身边接入互联 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会产生海量跟我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数据。所以数据一定会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核心资产和主要竞争力,公司的业务展开和产品进化也越来越朝着如何利用好数据价值的方向发展。不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可能连最基本的产品逻辑和商业意图都搞不清楚。
如果只懂编程,软件工程师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发展也会处处受限。
2010年03月28日,在中国IT领袖峰会上,BAT当家人分别对大数据发表观点。
· 李彦宏说,云计算不客气一点讲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云计算的互联 应用出来,但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会比较累。
· 马化腾说,云计算确实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要变成水和电一样,可能要过几百年、一千年后,等阿凡达那个时代的时候才能实现。
· 但马云当时说,云计算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然后跟分享的机制,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
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好大数据,只有马云是坚定的支持者,阿里在2008年就把大数据作为战略重心。
2017年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
2018年6月, IDC发布2017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数据,阿里云自研的大数据平台”飞天”,市场占有率第一,占据47.6%中国市场份额。腾讯云市场占有率只有阿里的五分之一,百度市场占有率更低。
腾讯和百度,为自己当年对大数据错误判断,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但他们已经觉醒,正全力拥抱大数据战略:
2018年10月1日,腾讯启动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2018年11月1日,百度世界大会宣布展开新一轮AI技术型人才战略布局,发布百度AI城市”ACE王牌计划”;
而阿里继续走在大数据的前列,2018年10月15日 阿里打造首个中国大数据安全ISO国际标准,获国际权威组织认可;
移动互联 浪潮下,现实世界正在加速数字化,每个人,每个物体、每件事情、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在向 上映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联 ,使得数字世界正在接近一步步模拟现实世界。历史、现在和未来都会映射到 上。对大数据的挖掘正是对世界的二次发现和感知。BAT三巨头、央企的银联电信都已经出发,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 黑马程序员零基础学习大数据,平均薪资高达17786元,人才缺口红利正当时,你能否掌握先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