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旺镇乡情村史馆:望得见山水 留得住乡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淀区西北旺地区正在由农村华丽变身为城市,由京郊农村地区跃变为北京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昔日首都“菜篮子”“米袋子”的景象已少见踪迹,一个个村落建设成为现代化高科技园区、新型城市 区。

而在建设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西北旺镇乡情村史馆展馆内,则通过投影、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将西北旺地区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以及动人故事一一如实记录。

古老传说寄向往

走进展馆,“京西旺地——这里是西北旺”“沧海桑田——记得住的乡愁”“钟灵毓秀——留得下的印迹”“砥砺奋进——看得到的变化”“继往开来——更美好的明天”五大主题展厅迎面而来,一件件老物件不仅留下了当年的印记,也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据西北旺镇宣传部部长李明月介绍:“相传西北旺这个名字与杨家将的故事有关,当年宋辽开战,佘太君在百望山上看儿子打仗,往西望的地方叫西北望,后来就慢慢地演化为了兴旺的‘旺’,也是寄托着地区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归传说。在历史文献中,乾隆时期的《日下旧闻考》中有“山顶神庙三,内奉石佛一尊,山麓有东西百望村”的记载。这里的“山”就指“百望山”,可见“西北旺”最早叫“西百望”。到了民国时期,在部分刊物上还能看到“西北望”的用法,用的是希望的“望”。1934年俞平伯在游览大觉寺后,写下了《阳台山大觉寺》一文。文中写有“三十分抵西百望,车夫呼以西北望,而公家则标之曰西北旺。”意思是民间用“希望”的“望”,应该与杨家将的故事有关,官方用“兴旺”的“旺”,应该取“兴旺”之意。有关西北旺镇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1957年,在东北旺村出土了一件北京地区当时发现的惟一一件有明确出土地点、又有铭文的春秋时代青铜器——春秋叔繁簠。

红色记忆代代传

在战争年代,西北旺地区也有着一段红色历史。李明月讲述道:“抗日战争时期,西北旺位于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外围,是从城区进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1940年,永丰屯村小学的3名小学教师,成立了秘密的地下党支部,这是当时海淀区农村较早的地下党组织之一。这3名小学教师成立的地下党支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地下中心站,为平西抗日根基地服务。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还成为了解放海淀的突破口。”

1978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背景下,东北旺公 被命名为“中日友好人民公 ”,也开启了西北旺地区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赴日研修。“当时,中日友好人民公 派人员到日本,学习农业技术开展交流活动。我们总共派出了30多批人到日本学习种植水稻,果树,养殖等技术,与日本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民间友谊。”李明月解释说。

开启文化新篇章

除了中国航天城,西北旺镇域内北清路沿线还分布着多个重点项目,沿着北清路自西向东,依次是中关村百旺科技创新园、万科翡翠书院、中关村科创生态小镇、永丰基地、用友软件园、故宫北院、四维图新、中关村壹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未来几年,故宫北院、百旺创新科技园、各项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将在这里开放,为本地区百姓带来更便利、更丰富的生活。

“故宫北院建成后,计划接待每年不少于30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故宫博物院的接待压力,还将与八达岭、十三陵、颐和园等构成一个文化中心圈,带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区域内的文化氛围,建设新的文化地标。”李明月说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