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亚帝国——第二十四个陆上第一强国(公元前53至前36年)

上一章回顾:罗马共和国——第二十三个陆上第一强国(公元前190至前53年)

导语:地处西亚西部的西伊朗地区拥有三个核心区域——米底、波斯和帕提亚,分别对应着伊朗文明历史上三个最强大的帝国——米底帝国、波斯帝国和帕提亚帝国。米底帝国是伊朗文明历史上第一个基本统一西、东伊朗地区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作为米底帝国的直接继承者更是将版图扩张至五大文明发祥地并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而最后的帕提亚帝国作为波斯人的远亲在波斯帝国被西方文明灭亡近一个世纪之后成功复国,并与西方文明持续对抗了近五个世纪都屹立不倒,重建了伊朗文明的辉煌。


目录

  • 帕提亚东伊朗霸权的建立(公元前167年)
  • 帕提亚西伊朗霸权的建立与陆权的巅峰(公元前148至前40年)
  • 帕提亚陆权的瓦解(公元前36年)

  • 帕提亚东伊朗霸权的建立(公元前167年)

    公元前246年,统治西、东伊朗地区的塞琉古帝国在安条克、巴比伦等战役被托勒密王国大败,并进一步失去了安纳托利亚、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导致帝国威望一落千丈。塞琉古的帕提亚总督和巴克特里亚总督乘机独立并双双称王建国,导致塞琉古失去了对西伊朗帕提亚地区和几乎整个东伊朗地区的统治权。公元前238年,伊朗民族之一的帕尼人领袖阿尔沙克一世南下大败帕提亚总督安德拉戈拉斯成功入主帕提亚地区,正式建立帕提亚帝国。

    帕提亚称霸前的西世界岛局势

    起初,帕提亚与称霸东伊朗的巴克特里亚唇亡齿寒共同对抗塞琉古,但随着两国开国君主的相继逝世,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开始逐年下降。公元前209至前206年,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因战败再次成为塞琉古的臣属。公元前168年,即将征服托勒密的塞琉古被迅速介入的罗马共和国威胁撤军(“在沙地划下底线”),帝国威望再次一落千丈,导致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再次摆脱了塞琉古的控制。

    帕提亚骑兵

    公元前167年,也就是在帕提亚重获独立的第二年,帕提亚君主米特里达梯一世发动了其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但并不是针对位于其西方曾经的宗主塞琉古,而是位于其东方曾经的盟友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王国的独立让巴克特里亚元气大伤,而欧克拉提德一世的篡位更是让其内部风雨飘摇。面对分裂和混乱的巴克特里亚,帕提亚兵锋直指赫拉特,轻而易举地攻陷了这座东伊朗地区的北方重镇。以此为基础,帕提亚进一步征服了阿斯庇翁涅斯和堤里亚两个行省,大大压缩了巴克特里亚在东伊朗地区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帕提亚摧毁和取代了巴克特里亚的东伊朗霸权。

    今天的赫拉特

    在此后的两个多世纪时间里,帕提亚在东伊朗地区的版图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仅仅在大月氏人和斯基泰人入侵期间(公元前129至前122年)遭遇到了一定的动荡。公元前122年,当臣服于帕提亚的印度-帕提亚王国建立并吸收斯基泰人之后,帕提亚的东伊朗地区才基本趋于稳定,直到一个多世纪之后大月氏人的再度崛起(贵霜帝国)。


    帕提亚西伊朗霸权的建立与陆权的巅峰(公元前148至前40年)

    当帕提亚君主米特里达梯一世解除了巴克特里亚的后顾之忧之后,他便将目光瞄准了他曾经的宗主塞琉古。公元前148年,帕提亚攻陷塞琉古的米底首府埃克巴塔那,拥有西伊朗地区核心领域2/3的帕提亚顺理成章地摧毁和取代了塞琉古的西伊朗霸权,一跃成为了同时称霸西、东伊朗地区的西亚首强。

    米底首府埃克巴塔那遗迹

    从此以后,帕提亚逐步蚕食塞琉古所控制的剩余西伊朗地区,主要概况如下:

  • 公元前141年,帕提亚攻陷了塞琉古旧都塞琉西亚,从而征服巴比伦尼亚地区;
  • 公元前139年,帕提亚攻陷了塞琉古埃利迈利首府苏萨,从而征服了波斯和埃兰地区,西伊朗地区三个核心区域皆入帕提亚囊中;
  • 公元前129年,帕提亚再次在埃克巴坦那战役瓦解了塞琉古的最后一次有力反击,后者彻底跌出强国行列。
  • 塞琉古帝国旧都塞琉西亚遗迹

    在解决了塞琉古之后,帕提亚的下一个对手便是不断东进的罗马。公元前69至前66年,当罗马先后征服奄奄一息的塞琉古以及极盛一时的本都帝国和亚美尼亚帝国之后,他便与帕提亚正式接壤。由于亚美尼亚曾经是帕提亚的势力范围(公元前95至前88年),导致后者对罗马征服亚美尼亚的行为非常不满, 从而引发了双方之间的第一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公元前66至前53年),不过双方之间真正的全面对抗爆发于战争的最后一年。

    塞琉古帝国新都安条克遗迹

    公元前53年,罗马前三头同盟之一的罗马首富和叙利亚总督马库斯·克拉苏因嫉妒两位盟友的战功故急切希望一场军事胜利来奠定自己的地位,然而他所选择的也是唯一能选择的对手便是亚美尼亚东南方庞大的帕提亚。渴望像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征服伊朗文明的马库斯·克拉苏率领3.3万人组成的7个罗马军团最终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卡莱遭遇到了帕提亚名将苏雷纳所率领的1万名骑兵。最终,帕提亚骑兵利用风筝战术以100人伤亡的极小代价歼灭了3万余罗马人,马库斯·克拉苏本人也战死沙场。卡莱战役的结局震撼了几乎整个西世界岛,亚美尼亚随即倒向帕提亚,罗马内战蠢蠢欲动,标志着帕提亚就此摧毁和取代了罗马的陆上第一强国地位。

    公元前53年5月6日 卡莱战役

    公元前40年,帕提亚乘罗马长期内战(恺撒内战、西西里起义、解放者战争和佩鲁西亚战争等)之际发动了对罗马的第二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公元前40至前33年)。帕提亚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令罗马毫无招架之力,很快便征服了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南部地区。也就是在这时,帕提亚达到了其历史上的陆权巅峰。

    公元前40年 帕提亚帝国的陆权巅峰


    帕提亚陆权的瓦解(公元前36年)

    公元前39至前38年,刚刚达到巅峰的帕提亚便被罗马后三头同盟之一的马克·安东尼所阻止,先后在奇里乞亚门、阿马努斯溢口和金达鲁斯山战役被击败。罗马乘机收复了短暂失去的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南部地区,但未能立刻收复亚美尼亚。从此以后,两国版图基本保持不变,只有两国之间的亚美尼亚长期摇摆不定,通过政变、外交和战争等方式被反复争夺。

    亚美尼亚首都提格兰诺凯尔德遗迹

    在帕提亚和罗马持续对抗的同时,遥远的东方一个强大的帝国开始跨越东、西世界岛之间的地理屏障逐渐出现在了西方各国面前,那便是代表华夏文明的大汉帝国(汉朝)。公元前36年,也就是在第二次罗马-帕提亚战争交战正酣之时,汉朝在郅支城攻灭了匈奴单于国最后一个敌对的郅支单于势力,极大震撼了曾经臣属于帕提亚的中亚各国,连帕提亚也为避免腹背受敌与汉朝主动建交,从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帕提亚的陆上第一强国地位被汉朝所摧毁和取代。

    公元前36年12月 郅支之战


    结语:由于帕提亚和汉朝并没有真正正面交锋,故前者在中亚势力范围的争夺过程中并没有遭到极大的损失,其拥有的西、东伊朗霸权更是没有丝毫影响,故很快便在汉朝因汉匈战争再起退出中亚之际再度崛起。

    参考资料:

    1. [钟澈]《54个历史时段的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析》;
    2. [钟澈]《5000年来近东、西亚地区的头 强国列表》;
    3. [“布哈林”]《全球历史地图》;
    4. [“布哈林”]《欧洲2500年风云速写》;
    5. 《各世纪最强大的国家》;
    6.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的民族》;
    7.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8. 维基百科;
    9. 百度百科、百度图片;
    10. 软件:Google 地球;
    11. 影视:《天将雄师》。

    本系列主要阐述了以世界岛为舞台的历代陆上第一强国,要想了解与陆权并驾齐驱乃至全面压制的以全球海洋为舞台的历代海上第一强国,请参阅专栏《以全球角度看历代海上第一强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