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261天骑电动车环游中国大陆,穿越1500公里未通电区域

今年5月28日,一辆电动车乘着汽渡横渡长江进入上海崇明区,与同船的上班族不同,骑手周建兵刚刚用261天骑行30530公里完成了自己的环中国大陆行,回到起点上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电动车有着续航短、工作不稳定等特点,不过在周建兵眼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他详细制定路线,携带三块电池,自制电池加热装置。他穿越难走的滇藏线、1500公里新藏线未通电区域;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东北雪地里摔倒又爬起来;在疫情趋于稳定后用不同地区的各种健康码“通关”。他顺时针环绕祖国边境骑行,途经全国18个省市及自治区,东西横跨4233公里、南北纵跃3534公里,成为了第一个骑电动车环游中国大陆的人。

说走就走的骑行

过了新藏线无人区才告诉家人

2019年6月28日,周建兵骑着他的电动车踏上旅程,出发时谁都没有告诉,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有三四个最好的朋友知道,父母也没告诉,我把朋友圈都屏蔽了,就出发了。一直到走过新藏线,我感觉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也比较安全了,才告诉他们。”周建兵说:“说完之后父母还是反对,大概跟他们解释了一个礼拜,反正每天都会打电话、发视频,一直在跟他们说这是自己的梦想,最后他们也慢慢理解了,后来就变成支持了。”

周建兵骑着电动车,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周建兵出发时没有带太多东西,因为他觉得所到之处都可以 购,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及时添置。“我记得特殊的物件就是带了一个工兵铲,野外方便时,用来挖坑掩埋用的。另外带了几块压缩饼干,其实后来全程都没有吃过。从新疆开始,后备箱里就一直装着几张馕,因为实在太好吃了。”途经老家时,他买了加热手套、袜子和衣服以应对寒冷。周建兵的行囊中还有帐篷和睡袋,但一路上露宿的次数有限,他还借宿了接近20次,牧民的热情招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时间他还是需要找旅馆住,因为充电是个硬要求。

周建兵带了帐篷和睡袋,但露宿的次数有限

为这一趟他准备了十年

走过1500公里不通电区域

随后他又考虑骑摩托车去,看了不少型 ,但是比较喜欢的都很贵,并且要考驾照上牌照。这时周建兵冒出一个想法:会不会有人骑电动车去走这个路。“我一查,果然已经有人骑电动车去过拉萨,这样就给了我信心,让我知道电动车可以做得到。”不过,别人的经验基本到拉萨就为止了,很少有人再继续走下去,而他的目标要远得多。

周建兵骑电动车到了拉萨

周建兵的日常装备

周建兵走过“无人区”

周建兵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新藏线上,有1500公里未通电区域。“之前有人说我走的是无人区,其实并不准确,这1500公里还是有人的,但是没有通电 。不过不通电并不意味着没有电,当地靠发电机、太阳能等等供电,但是确实充电要比其他地方困难得多。”

在新藏线的这段旅程中,他每到一处首先要花很长时间找地方充电。“因为他们有些地方是你付钱都不可能给你充电的,发的电只够当地人自己用。还有一些像我住的宾馆,发电机很耗油,损耗也大,每天只能在晚上的八九点开,然后开到十二点就关掉,但这一段时间我是充不满的,而且发电机它的电压不稳定也充不好,所以每天都担心这个事情。”

经常晚上充到一半充不了了,周建兵第二天又四处去找人,或者夜里十二点了他还在找充电的地方。除了找地方充电,那段路的孤独感也压迫着他,“有时周围的那种孤独荒凉,让人心理上会有别样的压力,一个人在这荒漠里面,这种环境会让你觉得很难过、很无助。”

一天摔车十次

差点想放弃

有一天周建兵至少摔了十次

考虑到下雪的因素,周建兵事先换了一条越野的玛吉斯轮胎,但不是雪地胎。“在阿尔山那次,待了三天都无法出发,我就想休息一下,同时考虑是否放弃。”他说:“当时想要不要先把车丢在这里,明年开春再来骑,后来发现城外的路面雪铲得非常干净,就坚持出发了。”

另一次在海拉尔,周建兵待了7天,吃吃喝喝不想前进了,后来转念一想干脆体验一下极限吧。他买了高山雪地帐篷和睡袋出发了,来到根河在接近零下41摄氏度的温度下睡了一晚帐篷。“那时候只有用更难的挑战去激励自己,才能迸发出坚持下去的激情。”

零下四十摄氏度电池怎么办

自制USB供电“小棉袄”

进入到内蒙古后,周建兵第一次遇到严重的冰雪天气。“前面新藏线也有过雨雪,但是和冬季北方的雪完全不同。”到了锡林浩特,他联系了一个东北厂家,想做一个电池加热装置,联系后对方一周也没订制好,于是他决定自己买材料动手制作。

“用到一些装修用的那种保温棉,再加上5伏的加热片,做了三套装置,用充电宝供电。”为了不损耗电池本身的电量,周建兵买来几个大容量充电宝,用USB接口给加热片供电。这样一个给电池加热的“小棉袄”就做成了,他又给电动车稍加改装,让穿了“棉袄”的电池可以放进去。用他的话说,这个小装置没有那么好,但是足够“保命”。

周建兵自制的电池加热装置让他安全骑过雪地

“保命就是让我的车不至于趴窝,不会把我丢在冰天雪地里。现在的电动车控制器和电池都有过冷过热保护,温度太低就不供电了,我的加热装置主要是防止这种情况。从续航上来说,它确实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周建兵算了一下,常温情况下他的电池充满可以保证240公里的续航,但是低温情况下只够骑140公里。他需要精打细算第二天的行程和路况,来合理分配电量使用,在最需要的情况下打开加热装置。

对于充电,周建兵还有一个诀窍,就是一定要在室内进行充电。“绝大多数电动车都是在室外或者车库进行充电,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低温的情况下电根本充不进去,所以冬天里程很短。我都是坚持在室内充,这样可以充得比较满。”

一路上受过两次伤

沿途最怕被狗追

超过两万公里的骑行中,遇到的危险不在少数,周建兵已经算不清摔过多少次车。“还好没受什么大伤,稍微严重一点的有两次,不过都没影响行程,只是痊愈得比较慢,一次一个月,还有一次半年才好。”第一次是在赛里木湖附近,有一片高速公路的隔离 倒在地上,骑行中的周建兵没有注意到,还在和路边的牧民打招呼,撞上后他从车头方向飞了出去。拍片检查后并无大碍,但是因为每天继续骑车,他膝盖上的伤口结痂后又不停地裂开,近一个月才长好。

在东北,有一次周建兵皮肤被冻伤

另一次是在东北根河,骑行中周建兵头盔里的内衬头套没有整理好,露出了一点小缝隙。全程冻得麻木的他没有注意到,等到了目的地,他发现脸上有一块皮肤冻硬了,失去了知觉。很快这里变黑、结痂,每天涂冻伤膏的情况下,这处受伤的皮肤直到今年6月才基本长好。

途中,周建兵很害怕被狗追

回应质疑:

并非赞助商活动

周建兵在骑行途中交了很多朋友

周建兵说,旅途中也有公司提出想赞助他,但是被他谢绝。“有一家电池公司想让我在视频里宣传一下他们的电池,但我当时表示,并不想接广告。后来他们还是给我寄了一块电池。当时我在甘肃武威,后面天气也要变冷了,这样我就多了一块电池,最终靠三块电池走完全程。后来我觉得收人东西总归有愧,就把当时寄来的品牌的旗子插在车上拍了一些视频,算是一点小小的回 。”

疫情耽误了计划

未来想骑电动车去更多地方

2020年新年前,周建兵将电动车寄存在当地后回家过年,本想新年假期结束后再来拿车继续行程,然而一场疫情打乱了计划。直到3月28日,全国疫情基本稳定,他才回到黑龙江。“再出发的时候就发现路上很多餐馆都没开,每天生活就是扫码,吃饭、住宿都要扫,进城、出城,有时半路也要扫,各种检查身份证。宾馆接待的也很少,差点没地方住。”

周建兵在珠峰纪念碑前留影

每到一省,周建兵就要注册当地的健康码,有时还被要求去公安局开证明。有一次被问到从哪里来,他回答说黑龙江,当地工作人员连忙将他赶到院子里,待三个人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才回来隔着五六米询问他详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