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方银行及部分民营银行通过互联 异地揽储被监管明确“喊停”。正规渠道买异地存款的“老路子”行不通了怎么办?一些推手再次“伺机而动”,将目光转向了可以提供IP地址修改的服务商,引导储户修改IP地址,钻银行技术监测“漏洞”,通过线上渠道异地购买存款产品。这类新型乱象也让银行防不胜防,亦有银行人士透露,有的银行可以监测出“假IP”,但此类监测技术手段也仅是通过筛选单一样本进行,大批量的“假IP”识别工作目前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并且,大多数中小银行并未具有鉴别“假IP”的能力。
推手引导储户修改IP
“想要买存款的用户先挂IP。”推手杨玥(化名)给出了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安装IP代理软件临时修改IP地址,修改后才可以进行开户操作。杨玥提供的大多为民营银行存款产品,在购买攻略中清晰地写到:第一步先挂IP,第二步开户,并向储户列出了每家银行需要修改IP的地址。
例如,若想要购买某民营银行推出的按季付息存款,需要利用代理软件挂到当地随机IP;想要参加某直销银行存款送奖励活动则要用代理软件将IP地址修改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六地。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此类修改IP服务的行为即为代理IP行为,需要有相关代理资质,其虽早已在 络空间存在,但迄今在地方金融管理文件中尚未出现相关的明确细则规定,将其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存款产品结合是某些推手嗅到了“商机”,借此帮助不符合银行展业地区的储户购买存款产品。
钻技术“漏洞”实现异地存款
从操作方式来看,修改IP地址是由推手引流,储户自行操作,若出现风险,储户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王德悦进一步指出,用户通过此类方式购买产品,并不会导致与银行之间的储蓄合同无效,储户的合法存款应该得到保护。但若该产品出现风险,由于储户是刻意绕过监管,存在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那在操作过程中,银行是否知情?一位知情人士坦言,“有的银行可以监测出‘假IP’,但此类监测也是要通过筛选样本进行,大批量的‘假IP’识别工作目前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而且大多数中小银行并未具有鉴别‘假IP’的能力”。
该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支持破坏 络、金融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司已经联合各商业银行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任意第三方单位都可联系我司共同定制风险控制方案,也请广大用户不要从事和参与其中”。
金融机构应加强用户IP识别
存款推手、资金掮客……这些群体游走在全国各地寻找资源从中谋利,已成为一条黑产,他们加剧存款竞争混乱,也让银行防不胜防。
“受限于‘一行一店’,民营银行在展业上本来就存在获客难题,在业务拓展时,确实会有一些存款推手机构来找到银行谈合作,他们开的条件非常诱人,会向银行明确有多少垂直领域的客户资源可供银行选择,但在谈合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向银行明说此类引导储户修改IP的行为。这种方式一般是推手机构自行的操作。” 上述知情人士说道。
对监管、银行来说,严打此类市场乱象已迫在眉睫。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从技术上来讲,应在风控系统对特殊产品用户加入可疑终端评估,比如对频繁更换IP的用户,就可以多做提醒。
苏筱芮进一步指出,此类乱象需要分而治之,App治理层面,严防某些黑产借助代理IP行为侵害用户权益,金融层面,需要督促金融机构加强用户IP识别,同时加强跨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使得助长揽储乱象、已形成规模、具有经营性质的推手得到应有的惩罚。
“银行在用户进行登录、注册、交易等关键环节操作时,可以对获取到的用户的IP地址进行位置核验。” 王德悦进一步指出,通过IP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与GPS信息交叉验证,判断用户是否使用代理服务器进行交易,是否要故意隐瞒交易IP地址,从而识别判断用户本次操作行为的风险程度,以保证用户账 及交易安全。
北京商 金融调查小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