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在中国成立子公司的时候,难免会引发质疑。作为一家具有庞大规模的传统汽车企业的软件公司,它会有一家汽车企业的DNA,还是一家科技公司的DNA?作为这家软件公司设立在中国的分公司,它只是总部在中国的触点,还是自身能够具有生机勃勃的生长力?作为大众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个标注创新的“花架子”,还是真正能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具有全新品质感的体验?大众汽车集团真的能够创立出一家成功的软件公司吗?
随着CARIAD中国的成立,我们带着质疑开启了观察它的历程。对于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我们还无法从成果上检验它的价值。但是,它的成立本身便带着大众汽车集团在汽车变革中重新在中国市场获得吸引力的迫切感。
迫切性能否成就本土化
2021年底,我们在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内部几位年轻员工的交谈中,发现了专业的软件人才对实现行业志向的渴望,也发现了他们对公司还有着诸多期待,比如希望扩大本土权限、缩短流程时间、能够与同专业领导合作等等。
这种期待与市场对大众的要求是一致的。2021年,在“南北大众”两款ID.4产品在中国上市后,销量差强人意。有外媒分析称,智能化配置不足或是销量不振的原因之一。国内的行业专家也认为,大众在智能化水平上不一定落后,但是会有些水土不服。因此,大众迫切地需要软件研发的本土解决方案。
CARIAD中国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青
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对智能化电动汽车在规模上的发展要求也是巨大的。这也支持着软件公司自身的未来发展前景。除“南北大众”都建有MEB平台之外,大众安徽还将在2023年实现量产,并会被打造成机电一体化平台——SSP的本土生产基地。此外,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新工厂也将在2024年底建成,未来会生产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车。到2025年,集团在中国的产品组合中,新能源车型将占35%。
除了迫切性之外,庞大的需求也为CARIAD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是大众最重要的单一市场。近40多年来,大众与中国各个合资伙伴、供应商和政府都做了很多沟通,在开发协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使命下,成立CARIAD中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CARIAD中国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青表示。他在德国工作30余年,职业生涯一直在大众度过。他于2018年作为共同创始人加入了一个做包括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和数据处理的跨车型、行业的部门。这个部门于2020年将CARIAD推向市场。
目前,CARIAD有超过5000名员工,主要任务是开发量产型、高端型和统一可扩展三个软件平台。这三个平台的开发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自主开发60%的全栈技术,到2030年全球有4000多万辆车搭载大众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VW.OS和大众汽车云VW.AC。成立后的CARIAD中国目前有600多名员工,预计在2023年底前实现人数翻番,其中90%以上将是本土软件人才。据CARIAD中国子公司首席技术官孙伟介绍,他们第一个核心业务是针对MEB平台进行软件研发,并会在今年下半年启动OTA功能;第二是针对高端平台做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数字化产品,其中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结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 联系统;第三是已经全速启动围绕在2025年后上市的SSP平台的软件研发工作。
CARIAD中国子公司CTO孙伟博士
常青介绍孙伟是大众汽车集团第一位软件出身的首席技术官。他曾经在IBM研究院从事软件研发工作,在加入大众汽车前,一直在做与汽车相关的数据化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当时IBM全球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平台核心技术,就是由孙伟领导的团队在中国研发并推向全球。他透露,在今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将HMI(人机交互系统)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德国转到中国研发。另外,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在国内也是全方位的,包括解决方案、域控制器。在安全性上,他们会与德国团队协作,但是系统的总体研发是在国内展开。
创新是否可以一触即发
那么,一家受到总部支持的软件公司是否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呢?它是否能自带创新基因呢?
据了解,在研发组织过程中,CARIAD正在打造敏捷度。他们会通过以下几个方式:首先,将产品规划流程缩短一半,将产品规划需求确认和任务审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次启动名叫“Forward”的全新项目,他们以季度为周期找到创新题目,并按照优先级排序进行审批、预研、推进量产研发;再者,和德国团队打造全面的软件开发工具,目前已经涵盖50多种不同类型工具。
孙伟强调了CARIAD在研发中自主的重要性。因为自主可以实现敏捷和差异化,亦能建立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知识产权。而另一项不可或缺的就是本土化。敏捷、创新、自主、本土四者相互影响,从而帮助大众实现打造能吸引中国用户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CARIAD中国在成立之初便要树立的是符合软件公司的工作机制和组织运行方式。
狭路相逢需要真功夫
大众汽车集团在智能电动车本土化上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大众内部人士称,软件公司对大众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且不论熟谙中国用户需求的本土汽车企业与造车新势力公司的竞争,与大众相同的外资传统车企也不乏有早已在中国布下软件研发种子的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于2021年完成升级扩建,将专注于智能 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概念车的开发。同是去年,戴姆勒再投11亿人民币,强化戴姆勒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实力,研发工作涵盖了电动化、智能互联和辅助及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而宝马则已经在中国四地拥有研发中心,其中在上海和南京的研发中心侧重本土化软件力量的深耕。因此,对CARIAD中国来说,是否能在大众本土化转型中起到有力作用,十分重要。
此外,软件公司的成立,也将开启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新的合作内容与方式。据常青介绍,在转型过程中,合作方式会发生变化,因为硬件不需要一直变化,所以要开发怎样的产品需要在一开始就达成共识;而在不同合资企业的不同产品上,未来所有功能都会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功能的集中测试由CARIAD中国来做,而进入整车后的集成和测试由合资企业做。
CARIAD中国带着大众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愿景而来,它同时也是带着中国年轻一代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理想而来,不知未来它是否能够成为承载中国用户负担得起的高品质体验的软件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