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艰难前行,业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整体来看企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步伐依然在加速。
一、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业绩表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之全球汽车市场疲软(北美、欧洲和亚洲的汽车产量分别同比下滑了20%、23%和10%),大部分主流零部件企业2020年的销售额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幅度。
整体来看,全球八大主流零部件企业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0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导致汽车需求暴跌以及工厂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当然随着2020下半年的市场逐步复苏,企业业绩也在不断恢复。
二、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
新四化正在改变着整个汽车市场,对上游供应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流零部件企业都将积极向新能源、智能 联等新兴产业转型。
2.1 博世:聚焦新四化,加大投入
博世集团2020年在电气化、智能化、和互联化方面的投入高达10亿欧元,与此同时,成立了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押注“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简称SDV),目前每年在软件领域的经费支出已达到30亿欧元。聚焦电气化交通领域,与庆铃成立燃料电池系统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同时计划在2021年投资7亿欧元开发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电气化交通解决方案,较2020年将增加近40%。聚焦数字智能化领域,成立无锡软件开发中心、与阿里巴巴数字化领域战略合作、与腾讯出行领域战略合作等。
2.2 大陆:重视研发,聚焦智能化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业务表现突出,自动驾驶业务研发费用为10.05亿欧元,数额上较2019年的10.48亿欧元有所减少,但是在自动驾驶与安全业务销售额中的占比提升了2.2个百分点,达13.4%,并且2018-2020三年滚动新增订单金额高达91亿欧元,在全球ADAS 350亿欧的市场规模中,占有率高达26%。
在自动驾驶汽车芯片业务方面加强投资,收购了德国与美国合资的初创公司 Recogni 少数股权;在车联 方面与联创电子达成战略合作,从多维度共同推进2-BOX制动系统的应用落地;电驱动领域,获得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价值高达数亿欧元、基于SiC技术的800V逆变器订单;同时加速在华布局,成立天津研发中心、常熟新工厂奠基等。
2.3 电装:聚焦自动驾驶,量产功率模块
智能化方面:电装与Foretellix 合作,采用其覆盖驱动验证平台Foretify,用于提升其新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安全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上市时间;与电信公司KDDI共同研究5G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期望实现安全可靠的出行,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在电动化化方面,电装开始量产搭载高品质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新一代升压用功率模块*1;此外,电装还加速在华热泵空调系统的普及力度等。
2.4 麦格纳:加速资源整合,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
电动化方面:麦格纳与韩国LG集团合资成立电驱动零部件公司,生产驱动电机、逆变器、在线充电器和整套电驱动系统,加速资源整合;在美国建新厂,支持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智能化方面:麦格纳首个“one-box”前置摄像头系统—Eye Q5问世;下一代3D环境摄像头技术将进入批产;与Fisker合作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所搭载新车将于2022年底推出等。
2.5 法雷奥/李尔/佛吉亚:聚焦低碳减排,助力碳中和
法雷奥在法国部署48V技术,获欧洲投资银行6亿欧元融资许可用于减排及主动安全技术,同时承诺至2050年将实现碳中和,至2030年将达到其目标的45%。智能化方面,法雷奥在日本测试L4自动驾驶车,同时表示正在研发第三代激光雷达。
李尔计划到2030年公司所有的生产设施都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50%的碳排放。智能化方面与Gentherm合作开发智能座椅解决方案,可根据乘客偏好自动调节车内气候等。
佛吉亚为加快推进碳中和,与施耐德电气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其实现到2025年“直接排放”(范围一)和“间接排放”(范围二)达成碳中和的承诺。此外,佛吉亚座椅项目入驻上海临港新片区,共同打造智能 联汽车产业链等。
三、面对新挑战,紧抓机遇很关键
在后疫情时代,汽车市场发展依然面临挑战,零部件企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转型之路不会改变,随着疫情的逐步复苏,市场需求扩张与供给重构将拉动零部件行业同步发展。
随着高稳定性、高毛利的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智能化产品部件发展将加速。预计2021年全球将迎来一轮电动车消费高峰,消费驱动更加明显,也将会进一步拉动电动化核心产品的发展。因此,企业层面在加速布局的同时,应该重点审视,聚焦新技术,靠实力说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