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快评:给 游App披上学习工具外衣,是一种恶

中新经纬7月10日电 (常涛)看应用商店描述是一款寓教于乐的猜成语App,下载完打开却是大型 游现场,且无需实名验证就能玩耍、充值……如此挂羊头卖狗肉、匪夷所思的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且与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相关,作为家长必须提高警惕,作为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惩处力度。

目前,国家对未成年人玩 络游戏有明确的时间和时长限制,且必须实名认证。但有些 游App不仅不需要实名认证,还能“无限畅玩”。更可恶的是,这些 游App居然还披着学习软件的外衣,描述为“猜成语、涨知识”,诱导未成年人下载,且游戏人物多穿着暴露,频有暴力动作,真是害人不浅。

学习类App的乱象不止于此。近两年,由于疫情,中小学生线上学习需求旺盛,形形色色的学习类App数量呈井喷之势,但在利益诱惑下,有些App就逐渐变了味道,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诚然,开发、运营一款学习App需要大量金钱投入,要求盈利无可厚非。但学习类App爱财更应取之有道,在未成年人群体身上赚钱更要守住底线。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 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 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此外,《广告法》也明确禁止涉黄涉暴广告出现。这就是学习类App所要坚守的底线。

对于当前学习类App存在的各种问题乱象,监管部门除了要加大惩处力度和专项治理,还应着力于常态化的巡查和举 机制。应用商店应加强把关,对于用户投诉较多的学习类App,及时审查,一旦坐实违规,及时做下架处理,并上 有关部门,不要做黑心App的帮凶。 (中新经纬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