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青春,数创未来。日前,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历时1年,共有来自31个省区市的5254支队伍参与,204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诞生特等奖队伍2支、一等奖队伍20支、二等奖队伍80支、三等奖队伍101支。最佳指导教师奖22人、最佳学校组织奖61个、最佳地方组织奖15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手打标签”队和长春工业大学“灵境”队凭借其优异成绩,在众多优秀赛队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共赢得8万元的项目奖金。
激发创新潜能 培育软件人才
创新已成为融入大赛血脉的基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连续八年成功举办,对释放软件人才创造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形成显著的工作成效和广泛的 会影响。
作为全国信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江苏一直以科教实力强、人才素质高、产业环境佳领跑中国软件业发展。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乐夫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培育新经济引擎的工作重点,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创新载体,激活人才优势,推动江苏软件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江苏将适应全球软件发展趋势,把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安全软件等高端软件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软件,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着重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致辞中强调,高等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 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希望高等学校借助大赛平台,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 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也希望更多的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不断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寄语中指出,在人才竞争激烈、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软件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等方面中国发展可圈可点,在有些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但产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芯片的研发,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都需要创新加实干。“作为未来的软件从业者,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学好软件知识,做好软件工作,完成国家和人民交予你们的使命。”
产教融合育人 增强产业竞争力
此次赛事还围绕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进一步拓展赛题边界,把不同赛题对应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出题企业,创新设立赛队学生、大赛组委会及出题老师三方紧密沟通的平台,并增设华东分赛区,进一步加强赛事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衔接,以工业App为分赛项,通过“人才+”模式,有效整合华东地区高校资源,加快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区域产业再升级。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大赛同期举办了创业投融资对接会,力邀知名投资机构亲临现场,帮助选手将参赛项目产业化。其间还举办了获奖选手招聘会、优秀队伍创业投融资对接会、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座谈会,在深化教产互动、产学融合、鼓励创新创业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