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互联 深调研2.0第?期
从消费互联 转向产业互联 中,腾讯依然延续了其生态圈“打法”。
4月29日,“2021腾讯云企业数字化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当天,腾讯云西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 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依托于重庆两江新区、腾讯云、北明数科共建的工业互联 平台基地而打造。
预计到2024年底,腾讯将在重庆打造1000家上云上平台示范企业,累计引入30家以上生态伙伴企业开展提供本地化服务,并在两江新区落户超过5家生态伙伴企业,研发不少于100个工业创新应用。
没有制造工厂的腾讯,如何懂智能制造?在此次会上,腾讯方面接受了南方日 、南方+的深入专访。
明确自身定位,做“连接者”
互联 平台、制造业领军企业、科技公司三股力量沿着不同的路径,深入制造业工厂,掀起了产业互联 领域的变革。其中,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 平台,利用多年在消费市场耕耘积累的数据、流量、消费者洞察,加大了对工业互联 领域的布局。
腾讯云智能制造总经理梁定安坦言,每一家工业互联 都具备不一样的特色。腾讯是诞生于消费互联 ,更擅长做平台型的服务。
以忽米 的合作为例,它是宗申产业集团旗下工业互联 平台,在汽摩配这个垂直领域较为“懂行”,梁定安说,忽米 源自制造业,对产线改造、设备互联较为熟悉,其整体能力偏向于智能制造的改造,但一定离不开数据和存储计算,这与腾讯就可以很好相结合。
腾讯发现,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诉求包括降本增效,但最大的是希望能带来订单。例如,疫情期间,广交会无法参加,如何让国外的客商对产品所有了解?此时,腾讯不仅有连接的优势,还可以提供三维制作服务,把产品立体展出出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供应链,包括产销撮合、智慧物流等成为企业最稀缺的转型手段。
中小企业则更愿意接受这套服务。梁定安说,企业上云上平台,小一点投入几百万,大一点投入上千万元,现在,企业不用再建平台,而是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调用腾讯为其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AI能力,让中小企业花极小成本,可能一年花几万块钱,就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
腾讯工业互联 的合作伙伴、北明数科董事长王进宏也谈到,工业互联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单个企业或传统企业就能够解决的,其中,融合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而恰恰在国内,互联 公司不太懂传统产业工艺,传统企业对新兴技术理解不是很到位,腾讯更像是一个组织者,传递双方的需求并进行匹配。
平台落地新路径:到产业集群中去
随着数字化技术助力实体经济的加深,工业互联 场景价值呈现出由单点场景价值向产业协同价值的趋势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日益凸显。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庆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门类,工业实力雄厚、门类繁多,工业互联 应用场景异常丰富。截至2020年,重庆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7000余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780个。
腾讯云西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 平台上线,瞄准的正是产业集群。落成后,该平台将帮助500多家企业上云。预计到2024年底,打造1000家上云上平台示范企业,累计引入30家以上生态伙伴企业开展提供本地化服务。
梁定安说,如果每个企业都要自建一套工业互联 系统,成本居高不下,而在产业集群领域中,平台可以提供解决共性痛点的产品解决方案,“用的人越多,平台能力越强,平台上企业所需要的服务成本就会越低,平台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滚雪球递进式的发展过程。”王进宏说,当平台有十万家企业时,这个平台可能对所有企业服务成本可以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一个企业要生产一个设备,需要很多零配件,如果靠一个企业去研发,成本肯定高,但借助整个产业集群,有做各门类的企业,整个成本就会低很多”。
腾讯工业互联 在面板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截至目前,腾讯工业互联 平台在超过10个地区和城市落地工业云基地,覆盖西南(重庆)、长三角(张家港)、粤港澳(佛山)、西北(西安)四大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生态能力。
提升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更多服务
随着产业集群内更多企业的接入,平台更多服务功能也被开发出来。
梁定安介绍,物联 技术可以深入工厂,查看每台设备生产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数据帮助企业融资贷款,“企业的订单和工厂实际的运行状况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忙解决企业的征信问题,物联 的数据、生产经营的数据可以直接与供应链金融打通”。
连接更多工厂,一个共享模式也在产业集群中应用而生。以泛家居为例,做铝合金门窗的企业,可能和做铝合金件、做玻璃件的企业,共享库存运输系统,将数据空间和物理世界联结在一起。
“工业互联 可以提供给中小企业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很多的服务。”梁定安说。
对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也不能太急功近利。海德思哲咨询合伙人郑宇彤注意到,不少企业是抱着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比如希望三到六个月内就获得销售增长,降本增效成效明显,这也意味着,试错成本有较低的接受度。
“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应该在数字化时代进行整个企业战略和企业应用模型的转型,单纯从效率角度来看,有时候会起到一个事倍功半的作用。”郑宇彤说,例如,人才和组织能力的缺乏,是制约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一个主要的瓶颈。
点击看相关 道↓↓↓
方洪波看重的这座“灯塔工厂”有多聪明?|走读工业互联 ①
从灯塔工厂到灯塔工业,富士康“大象转身”|走读工业互联 ②
这家生产手机壳的40人小厂,一年做了2个亿|走读工业互联 ③
9.9元还包邮的灯,是怎么赚钱的?|走读工业互联 ④
日处理数万不同部件,定制家居如何最快三天交货?|走读工业互联 ⑤
为工厂造“数字双胞胎”,国产软件这样破局|走读工业互联 ⑥
巨头环伺,这家国产设计软件企业如何逆袭?|走读工业互联 ⑦
从订单到设备都共享,揭阳日塑借“中央工厂”突围|走读工业互联 ⑧
一块定制家居板材的漂流之旅|走读工业互联 ⑨
国内首个管材5G智慧工厂发生了“不可能之事”|走读工业互联 ⑩
同一条生产线,如何做到每瓶饮料口味都不同|走读工业互联 ?
一位制衣主管眼中的制造变迁|走读工业互联 ?
编者按:作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大省,广东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南方日 南方产业智库展开“数字新动能”调研,推出5G、AI、工业互联 等系列 道,今年,我们更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据要素,对围绕数据而生的新经济产业链、价值链作全面梳理,形成“数据新价值—数字新动能(第二季)”系列调研 道。
【策划】陈韩晖
【统筹】程鹏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南方产业智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