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日联合构建导弹防御卫星 络
为应对朝中俄等国威胁,日美两国将共同打造由多颗小卫星组建的导弹探测与追踪系统。美国计划耗资约95亿美元,发射超过1000颗小卫星至距离地面300~1000千米的低地球轨道,对新型导弹进行探测和追踪,其中约200颗搭载有追踪热源的红外传感器的小卫星用于导弹防御。在近地轨道大量部署小卫星将能够获取比以往更精确导弹预警信息。日本将在传感器的研发和卫星小型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还将承担部分日本周边的卫星组 工作和费用。此外,小卫星 络也将包含一些搭载光学望远镜和定位系统的卫星,可用于对舰船、飞机和地面部队进行定位。
2
美陆军建立软件工厂 开发未来应用系统
据美国陆军 站8月21日 道,美陆军将于2021年夏天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建立软件工厂,届时具备全面的作战能力。软件工厂是陆军批准的项目,融合了科技产业和国防部的最佳实践。充分践行创新生态系统的精神,使全军参与现代软件开发,为当前和未来的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程序,确保陆军为全域作战环境做好准备。软件工厂也是陆军人工智能任务组和人工智能劳动力开发计划的补充。软件工厂使部队在未来的作战环境中能够:利用云技术和现代软件解决问题,更好地为2028年及以后的非常规战争做好准备;在没有链接或集中支持的情况下,在战场上确定并实施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
3
美陆军太空和导弹防御司令部机构调整
美陆军近日宣布陆军太空和导弹防御司令部(SMDC)将作为太空司令部(SPACECOM)的下属司令部,并将保留其作为战略司令部的军种司令部的职责。SMDC负责组织、训练、装备和部署陆军太空和全球导弹防御部队,以开展全球太空和导弹防御行动。陆军方面表示,将SMDC作为太空司令部和战略司令部的下属机构能够有效提升重大作战行动的同步性和完整性,加强指控能力建设。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同意该组织架构调整。
4
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发出超灵敏石墨烯二维传感器
美国康奈尔大学利用石墨烯和二维六方氮化硼片开发出微米级的霍尔效应传感器,具有比现有传感器更大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更高探测灵敏度。研究人员采用创新的“三明治”式夹层结构,将石墨烯夹在二维六方氮化硼片之间,利用两者相同的晶体结构来平整放置石墨烯片,从而解决了石墨烯片易皱缩的难题,成功制作出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温度低至4.2开尔文的情况下,性能优于其他霍尔传感器,并且灵敏度更高,可以探测出比背景磁场强度小100万倍的微小磁场波动。该传感器可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中,利用其低温性能和高灵敏度对量子材料进行更好的磁成像。
5
“波塞冬”核鱼雷运载器最新进展及规划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 8月24日 道,俄罗斯“北方机械”造船厂负责人米哈伊尔·布德尼琴科在“军队-2020”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透露,“波塞冬”核鱼雷的第二艘运载器09851型“哈巴罗夫斯克” 核潜艇下水时间将不早于2021年。09851型“哈巴罗夫斯克” 和09852型“贝尔戈多德” 核潜艇同为“波塞冬”核鱼雷的运载器,能够各自搭载6枚核鱼雷。“贝尔戈多德” 核潜艇已于2019年4月23日下水,计划于今年9月交付海军。
制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