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华理学子自主开发出了一个轻量级视频格式转换小软件!他们用程序抗“疫”的方式,让老师们的课件“瘦身”却不“缩水”。
他们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研究生张巍、2017级本科生陈实同学。
疫情期间,为保证正常教学,不少华理教师开始录制课程视频准备进行线上教学。但课件录制过程中视频默认的1080分辨率太大,修改操作难度较高。
张巍从导师万永菁老师那里得知了目前学校教师录制课件的现状,提出开发轻量级视频格式转换软件的设想,也得到了万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陈实两人主动请缨,一同完成这项工作。
经过不断的测试与修正,2月9日接到任务,2月10 中午,张巍和陈实就提交了最后的版本,用不到24小时高效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张巍和陈实设计出的软件的最大优点就是安装方便、针对性强。
在这款软件里如要实现将分辨率转换为720P的任务,只需要把49M大小的exe文件和要处理的视频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双击运行软件即可完成转换。而“格式工厂”软件中有众多格式参数、采样率等需要手动调节。
对比已上市的同类型软件,他们设计的软件不仅可以免去老师们到 上寻找和学习使用复杂格式转换软件的烦恼,还排除老师们使用PPT录屏方式制作课程视频的后顾之忧。
张巍同学曾获得数模竞赛全国二等奖、“互联 +”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铜奖、“绿色化学化工”全国二等奖,今年毕业已拿到了 易和华为研发岗位的offer。
 >
2019年9月,张巍进入 易实习,负责实现游戏中字体的动态效果重现。他坦言,“在工作中用到了深度学习的理论知识。” 易实习和他的研究生课题也是高度相关,在实习之前,张巍就在《自动化学 》上发表了他的小论文——基于条件生成对抗 络的书法字笔画分割。
 >
在此次软件开发中负责做“军师”的陈实曾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ACM-ICPC上海大都会赛铜奖、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
作为荣获“挑战杯”一等奖队伍中唯一一名大三学生,陈实负责着项目产品向边缘计算设备的移植、调整和优化,以及为项目答辩与展示时所使用的原型设备提供支持和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