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 ]
– 近日,中国青年 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 ,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9%的受访者遇到过App(手机应用程序)账 难注销的情况,62.9%的受访者担心App账 注销难会导致账 被盗用。账 不能注销显然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为什么这么多应用软件商却在知法犯法?在如此大面积注销难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 注册不易注销难
– 最近,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用了没多久的App想要注销,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注销的入口,无奈之下通过电话联系到客服,却被告知:“目前尚未有注销服务提供。”张先生表示:“现在的App所收集的个人信息比之前多多了,之前可能只要一个手机 就能注册,现在,一些App不仅要有手机 ,还要绑定银行卡,甚至要上传本人的身份证及生活照等个人信息才能注册。”
– 进入移动互联 时代后,大量的流量转移到手机上,而在智能手机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App一同涌上各大应用平台,供用户下载使用。注册时提交相关材料,原本只是为了方便用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能够更便捷地使用一款App,现在却在注销时遇到了麻烦。有的App大有“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霸道”,根本就没有设置注销渠道;有的App尽管有注销通道,但会附加很多条件,注销过程也是十分繁琐。
– 用户信息是核心
– “自从在一款 络借贷的App上提交了自己的信息之后,时不时就会接到贷款理财类的骚扰电话,很明显,我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出卖了。”说到自己的经历,王女士苦不堪言。其实,面对这样困扰的何止王女士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一款App或 站提交个人材料注册后,不久就会有相关的骚扰电话打进来。
– 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十分关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合法合规方式收集数据并分析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应用软件商却通过App注册的形式获取用户数据,然后将数据卖出来获取收益,给用户造成种种困扰。
– 对应用软件商来说,设置一条简单的注销通道,在技术层面不是难事,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多的注销难现象?
– 信息安全要保障
– App账 注销难的行为,其实是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也是对用户自主选择商品权利的强加限制,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 而且今年1月份,工信部就约谈过多家互联 公司,指出将加强对账 注销等环节的监督。对于拒绝注销账户,《电信和互联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 络安全法都明确了惩戒举措。如前者规定,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 尽管有这些明确规定,但对于企业来讲,其可能受到的惩罚与违法所获得的利益相比,悬殊太大,规定完全没有威慑力。
– 今年5月起,推荐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要求个人信息控制者应向个人信息主体提供能够访问、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以及撤回同意、注销账户等的方法,并强调该方法应“简便易操作”,且注销账户后,应删除其个人信息或做匿名化处理。但这一规范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不具备法律强制力。
– 在互联 时代,互联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但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不应该以牺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一个负责任的互联 企业应该有良好的机制,防范其行为越过用户合法权益的底线;对于监管者来说,要平衡好对互联 企业发展环境的保障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两者不能失衡,更不能混淆。(徐骏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