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游戏产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到2021年,版 、实名制、防沉迷系统等已经成为游戏产品上线运营的标配。6月份以来,多个省市公布了近期违规运营游戏处罚案例,处罚数量明显超过去年同期。
多地处罚违规游戏
这是近期对无版 运营游戏的处罚中,涉及金额较高的一起。
和上述上海案例一样,被处罚的游戏主要涉及的违法行为系无版 运营游戏,另有部分游戏因未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被罚。
201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游戏产品上线前履行版 申领手续,自当年7月1日起,无版 游戏不得上 出版运营。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对于游戏版 发放和管理日趋严格。严格监管下,为何仍有游戏无版 违规上线运营?
下载站成重灾区
“另外还有能力问题,比如苹果应用商店配备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他们是有能力去执行现有版 政策的。但如果是一个盈利能力不是很强的渠道,他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去甄别版 ,或者需要更高的成本。”史建刚说。
市面上软件下载平台数量巨大,其中很多由个人运营,依靠搜索引擎引流,长期处于监管空白地带。此前,部分游戏甚至出现过因为无版 运营而面临处罚时,无法将游戏从这些下载站下架的现象。
今年6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布的一起无版 游戏处罚案例中,被罚公司法定代表人就提交《情况说明》称,公司在案发前已在游戏平台申请停止运营被罚的两款 络游戏,但由于游戏平台未及时处理,导致案发时两款游戏仍然能在游戏平台上下载及运行。
防沉迷缺失应重视
“无版 游戏无法接入官方实名认证系统,只能通过自己建立或与第三方合作建立实名认证系统,这种非官方的实名认证系统,难以保证玩家年龄和身份认证的真实性,可能使大量未成年人进入游戏,从而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而遭到行政处罚,这种处罚案例也不少见。”司斌斌介绍。
今年6月,北京市公布了多起违规游戏案例。其中,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自营的游戏平台含6款H5 络游戏,存在于每日22时至次日早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 络游戏服务的违法行为。还有 络游戏未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 络游戏。两家公司被处罚的原因均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目前的环境下,版 发放的数量不太可能明显上升。如果短期没法获得版 ,至少目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把实名制、防沉迷等工作先做好。”孙磊认为,防沉迷和获取版 其实是两项完全不同的工作,“你可以暂时没有版 ,但无论是否开内购,必须要落实防沉迷。”
倡导有序退出
版 规则已运行多年,对于游戏市场的规范化和精品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出现的违规运营问题,主要集中于数量众多的中小游戏厂商。
从实际行政执法的公开案例来看,由于执法资源有限,目前真正被处罚的游戏案例相对不多。各地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也主要以受理举 为主。一般是因为游戏被用户举 ,或游戏有不良内容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从而产生行政处罚。
“从立法层面上,有关政府部门对游戏版 的监管已十分严格,甚至时常被一些游戏行业从业者指称过于严厉。我个人认为,对于游戏版 的严格监管,有利于游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对游戏版 的监管适中,处罚力度合适。”司斌斌说。
史建刚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政策的执行并不是打了折扣,而是有一定的滞后。目前无版 游戏的量可能还比较大,政策层面其实是倡导大家逐步主动退出,这更符合当前游戏行业的真实状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