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进入500强的行业,也是中国企业突破方向

近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再度实现突破,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达到124家,数量上首超美国(12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不过,抢眼的成绩单背后,也隐藏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在56个子榜单中,共29个领域中国企业是“缺席”的,尤其是其中关键子榜单。

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子榜单中,有三家企业上榜,分别为美国的两家公司微软(47)、甲骨文(314),以及德国企业SAP(404);信息技术服务子榜单中,有四家企业上榜,分别为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18)、爱尔兰埃森哲(279)、日本富士通(356)和日本电气公司(450)。

相比互联 服务领域,中美企业论数量平分秋色;在制造业领域,也有台积电、富士康等企业上榜,台积电甚至还拿下了利润榜第一名。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则差距非常明显,行业缺乏引领世界的龙头企业。

国外上榜的企业,都有哪些特点?以埃森哲为例,其主要业务是提供战略、咨询、数字、技术和运营等咨询服务,SAP也以提供一整套功能较为完善的业务应用及数字化转型服务为主。整体上看,面向企业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主要营收。

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变迁,服务在整个 会经济活动中的比例会不断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产值的60%以上都来自于服务业,服务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 会进入后工业化的最重要推动力。

相比之下,中国排名靠前的互联 企业,更多是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其所仰赖的是C端(个人消费者)服务,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增长见顶,互联 的主战场正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 ,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 方向进发,围绕更深层次的传统企业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开拓新市场。

从供给侧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动自身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开辟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第二增长曲线”;从需求侧来说,更多企业重视和加大信息化、数字化等投入。

就以华为来说,其成长能够顺利渡过“两个冬天”,很大程度上与其管理平台体系支撑有关。例如华为的职位与薪酬体系,来自于Hay,这是中国第一家用Hay体系的;产品开发、研发流程、供应链流程、财务流程都来自于IBM。仅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IBM就在华为干了5年,人数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顾问,终于让华为有了一套跟国际接轨的世界级管理体系。这就是软件与信息计算服务带来的“功效”。

不得不说,比起各界对芯片制造的重视,目前软件与信息化关注度较少。好在,这个局面正在改变,8月4日发布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其中提及,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今年5月,《广东省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从产业集群角度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 、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可预见的是,领先的市场需求也将孕育一批产业互联 领域的服务公司,在未来《财富》500强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我们也期待有新的面孔出现。

南方产业观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