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自动化软件(RPA)是将可定义、重复性高、有规则的操作自动化软件工具,是企业应用软件市场领域增速最快的领域。
01 RPA高速增长
在2018年Gartner发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中,RPA处于期望膨胀期。说明现在RPA被更多企业关注。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8年RPA软件的收入达到8.46亿美元,增幅为63.1%,是企业应用软件市场领域增长最快的领域。Gartner预计2019年RPA软件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3亿美元,增幅超过50%;到2024年RPA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0亿美元。RPA的市场,市场规模足够大,增长速度快,资本市场、软件企业都加大了RPA的投入。
资本市场重视RPA
Automation Anawhere于2018年7月获得A轮融资2.5亿,2018年11月获得A+轮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6亿美元;UiPath于2018年9月获得2.25亿美元C轮融资,于2019年5月获得5.68亿美元的D轮融资后,估值超过70亿美元。
据统计2019年以来国外RPA融资已经超过八起,融资总额超过7.7亿美元。
软件企业也在RPA上加大投入
2018年11月,企业应用软件龙头企业SAP收购RPA供应商Contextor SAS。虽然收购价格未公布,但2019年SAP投入巨大资源实现Contextor与SAP现有软件的融合,推出IRPA产品。而在SAP的智慧企业框架中,IRPA将会是智慧企业软件的前台,逐步承担起用户与智慧企业软件的接口职责。
用户越来越重视RPA
一方面企业应用的复杂度在增加,另外一方面全球面临人力资源紧张的难题。RPA能够替代人工从事有规则、重复性高、创造价值低的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RPA。
据Blue Prism委托IDG发布的一份德国RPA应用调查显示,在2019年只有25%的接受调查公司将RPA作为公司战略,而2020年,这一数据将提升至44.5%,同时大约52%的中小企业认为RPA将改变工作方式。德国86%的企业在推动数字化战略,并将RPA作为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工具。
无论是通过调研数据,还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战略、软件企业的发展战略、用户企业的战略方向,都验证了RPA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现在企业有非常多的流程,哪些流程适合RPA?哪些流程应该优先实现RPA呢?
下面分别介绍。
02 RPA适用于哪些流程
有规则、重复性的流程
从RPA的定义:将可定义、重复性高、有规则的操作自动化软件工具。有规则、重复性的人工操作是适合使用RPA:
1、用机器替人,一定是替换流程中有人参与的流程。通常重复性的流程通常都有流程规范,易于定义规则。
操作量大流程
RPA的一个工作是替代人工操作,有的流程需要与员工交互多,有的流程已经大部分由机器完成,与人交互低。
为了更多的解放人的参与度,人参与操作多的流程适合使用RPA替代。
涉及多系统的流程
在现有的企业流程中,会涉及多个软件系统支持,这样的流程通常需要在不同软件之间切换,从而带来搜索、浏览的额外操作。这类流程适合使用RPA,减少多个系统之间切换。
没有应用接口又需要集成的流程
信息化的发展,带来应用复杂度增加,要求多个系统可以互相调用来实现集成。系统间集成可以通过数据、或应用接口来实现。
但没有数据接口、没有应用接口的企业应用如何集成?RPA通过调用模仿人的操作,实现对这个应用的集成。
03 如何选择优先自动化流程
在RPA发展早期,企业有大量的流程需要自动化,哪些流程优先实现?哪些流程可以推迟实现RPA?
我们看两个流程:
第一个繁琐的流程,这一个流程处理需要花费三天时间,但是这个流程每个月执行一次,每次执行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如果使用RPA可以降低80%的操作时间。
第二个简单的流程,每次处理这个流程需要花费5分钟时间,但是每天需要处理40次,流程会涉及50个人的操作。使用RPA可以降低50%的操作时间。
这两个流程,哪个流程的优先级高呢?
第一个流程实现RPA之后,可以解放一个员工3天的时间,也就是解放了一个全职员工3/30=0.1个员工。
而第二个流程实现RPA之后,可以解放员数量 = 5*40*50/(60*8) =21个员工。
RPA是通过解放员工操作来实现价值。第二个流程实现自动化后,其实现价值更大(解放21个员工)。
但在实践中,因为第一个流程单个流程处理时间长,更容易被员工记住而优先实现,这是RPA实践中容易行程的误区。
通常应该第二个流程优先实现RPA,但第一个流程更容易被识别。
04 小结
RPA因为可以对人参与的有规则重复性的流程操作替代人工操作,可以将大量的操作自动由机器实现,简化多系统操作,实现集成难题;所以RPA最近被广泛接受,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在高速发展阶段,优先选择创造价值高的流程,可以快速实现价值,通过解放人天的算法来衡量流程实现RPA的优先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