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陆金所控股和360数科的年 数据均显示,两家机构正从消费信贷领域逐步调整重心到小微企业贷款领域。与此同时,不少助贷机构近期也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这种模式的广泛推广是否可行呢?
三家机构的“两位数增长”
招联消费金融连续两年净利润排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的第一,因此业界颇为关注。3月12日,股东中国联通公布了招联的2021年成绩单:全年实现净利润30.63亿元,较上年的16.68亿元增长80.6%;营收159.33亿元,较上年的128.16亿元增长24.3%。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 告期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1496.98亿元,较上年末的1083.11亿元增长38.2%。
相较往年,招联消费金融此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18年至2020年3年间,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分别为69.56亿元、107.4亿元和128.16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54.4%和19.33%;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14.66亿元和16.68亿元,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7%和13.78%。
作为一家正谋求IPO的企业,招联近期也有大动作,2021年10月,在联通和招行两大母公司的支持下,招联金融注册资本从38.69亿元增至100亿元,成为消费金融行业首家注册资金达到百亿的企业。
无独有偶,3月10日,在美股上市的陆金所控股(NYSE: LU)公布其2021年全年业绩显示,总营收同比增长18.8%,达人民币618.35亿元,全年净利润达167.09亿元,同比增长36.1%,经调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超业绩指引与市场预期。并且,陆金所控股对2022年全年业绩给出指引,预计全年总收入将达680亿元-693亿元,全年净利润预计将增至186亿元-189亿元。
陆金所2021年的业绩表现也远超往年。比如,2020年全年,陆金所控股的总收入为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为122.7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两项增幅在疫情的影响下均呈个位数增长。即便是营收利润等基数较小的2019年,增长速度也远比不上2021年。
华泰证券今年2月针对360数科的一份研 显示,互联 金融监管的不确定性正在降低。目前互联 公司的金融业务已基本纳入金融监管框架,行业整顿行至中途,研 认为不确定性正在下降。在零售信贷领域,监管重点包括资本和杠杆要求、合规持牌开展征信业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随着监管加强,行业壁垒有望提升。
360数科正进军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相比消费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市场规模更大,贷款期限更长,且符合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预计360数科在2022-2024年有望保持新增贷款增速约20%。
“转换战场”行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上文所说,360数科等机构正陆续介入小微企业贷款市场。
根据财 ,360数科2021年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额度302亿元,全部为信用贷款,其中首贷户占比七成。在其年 会议纪要中,360数科表示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贷款额为5万元,也有提供25万元以上的贷款给较大的客户。去年12月,烟草零售商授信额度占到了其中小企业贷款的20%以上,交易量环比上升106%。
陆金所控股也是一样。在上文所述陆金所控股2021年全年财 中也有这样的表述:零售信贷业务2021年四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增长14.3%,达1516亿元,其中八成流向小微企业主,借款综合费率持续下降。
除了360数科和陆金所控股之外,一些持有小贷牌照的助贷公司也将目光从消费贷转向小微贷。比如宜信商通贷推出新产品“税金贷”;度小满金融启动“小微加油站”,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总额为20亿元低息信用贷款;字节跳动在拿下小贷牌照之后,也在去年年底推出了“放心借生意人专享”,最高额度30万,年利率在7.2%-18%之间;拍拍贷“转身”而来的信也科技2021年三季 也显示单季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为48.8万户,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20%,单季促成交易金额为79亿元,环比增长27%,占本季度促成交易总金额的21%。
相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限制、经营范围限制,利用小贷公司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展业似乎颇为顺当。而从当前的监管政策来说,从消费贷到小微企业贷款的重心腾挪,更符合监管风向。但监管对于诱导过度消费一直保有戒心。
那主业从消费金融转向小微企业经营贷的模式,是否可以广泛复制呢?
另一家助贷机构人士表示,消费金融机构很多是“线上基因比较强”,但“线下基因比较弱”,他们曾经也努力去推授信额度20万、30万的小微企业经营贷,但对于一家没有强有力的电商渠道支撑的助贷机构而言,风险高、成本也高。
“必须要有线下 点,必须把规模做大,必须做的时间足够长。先不说能不能把风险控制住,流动性管理和资金成本对很多机构来说都是问题。”上述人士说,如果是背靠银行的机构可能流动性和资金成本不成问题,但对于互联 金融转型而来的小型贷款机构来说难度不小,而且一旦客户资质下沉,就容易酿成后续的流动性风险和催收难题,“消费金融毕竟船小好调头,一年12期为主,经济不好立马就‘收’,第二年就不给这个客户放款了。而小微企业贷款一放就是三年五年,今年经济还不错,明年经济情况不好还不上贷款怎么办?”
“另外,会不会管线下队伍也很重要,要接地气,也要有江湖气,这是核心竞争力。”上述人士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