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款 贷被点名!多数是持牌机构的“赚钱机器”,90后太心酸了

虽然大家都说“远离 贷”,但是很多人也只是说说而言,因为随着互联 金融的发展, 贷犹如一剂毒药一样“吞噬”着年轻人的身心。

更加重要的是,很多 贷平台还不合规。5月10日,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即“国家 信办”)官 发布《关于腾讯手机管家等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 》,大多App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并公示出了48款存在违规问题的 络借贷类App具体名单如下:

不难发现,这些违规的App中,既包括“豪钱贷”“钱盆 ”“易贷”等不知名的 贷平台,也包括“滴滴金融”“民生易贷”“平安消费金融”等银行类平台,让人着实意外。

有 友吐槽:这些 贷平台不仅借款利率高得离谱,而且还不守规矩,通过“盗窃式”的信息索取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早该整治了。

对此,小编认为下一步平台和消费者都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对平台来说:整改是第一要义。

此次 信办发布通 后,同时也一起发布了整改通知,要求相关App运营者应当于本通 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 该办,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该办将依法予以处置。

所以毫无疑问,如果只有通 不做出整改,那通 也会毫无意义。另外,除了这些被曝光的App之外,肯定还有更多的App也存在类似问题,建议继续针对App准入进行核查,抓源头整治。

对消费者来说:要多举措保护自己。

一是要认清 贷“真面目”。在P2P时代,由于赚钱快,很多房地产公司也做起了放贷生意,比如世联行、绿地等,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P2P的清退, 贷也迎来了更加严格的监管。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定要认清 贷平台的“真面目”,特别是有向多个平台借款的行为,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要彻底杜绝,否则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借贷信息几乎处于“裸奔”状态。

二是要加强对违规平台的惩戒力度。行长认为,简简单单的通 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应该设立一个实施细则和监管办法,若平台违规,则除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三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如今很多 贷平台都是银行设立的,成为银行名正言顺的“子公司”和“赚钱工具”,如平安消费金融、民生易贷等。行长认为,应设置银行进去这一市场的监管红线,让 贷市场规范运作。

四是设置使用者年龄限制。应该要求 贷平台不得给低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放贷。因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处于消费陷阱,没有自控能力,而且很多小贷年利率超过35%,会严重影响年轻人成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