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们对于电脑杀毒软件已经很少重视。早些年电脑屏幕上频繁出现的弹窗等等类似病毒的恶劣玩意儿,在监管部门一再要求和处罚下,几近销声匿迹。就是偶尔有些胆大妄为的公司或者个人故伎重演,然而最终难逃监管的法眼,付出代价的同时身败名裂。
然而,若干年前,电脑在我国刚开始普及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它还属于奢侈品,随便一台仅有256M内存的台式电脑,售价起码在七八千块钱,稍好点的随便过万。而笔记本电脑则难得一见,价格也是轻轻松松万元起步。因此那个时候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能够拥有一台电脑,都是值得炫耀的极有面子的事。
有了电脑的同时,最烦人的可能就是屏幕上频繁弹出的各种广告。而且那些五花八门的广告有个共同特点,难以删除,很多时候被迫重启电脑。开机一会儿它们又卷土重来。如何根治这些乱象重生的电脑弹窗广告,甚至恶意病毒,是每个电脑用户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个时候,有个叫“刘旭”的年轻人,尝试着编写了一个软件,可以清除和杀灭部分电脑病毒。那个时候对于杀灭电脑病毒还没有太多概念,所以刘旭发明的简单的杀毒软件属于早期型 ,也称之为被动杀毒软件,也就是电脑中了病毒,才能使用专业杀毒软件来找出病毒并且从电脑文件中清除出去。在早期电脑病毒领域,有这么一款清理病毒的软件已经算是不错了,刘旭因此在业界小有名气。
大约在1991年的时候,几个志同道合的的人创建后来一度成为杀毒软件业界明星的瑞星公司:王莘(出资)、刘旭(负责技术)、田亚葵(开拓市场)。到1999年的时候,瑞星作为专业的提供杀毒软件的供应商,曾经占据全国杀毒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仅仅依靠提供杀毒软件就能年入7个亿左右。可以说是迎来瑞星公司最辉煌的时期。
然而,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合伙人之间便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矛盾,进而演变成内耗。刘旭和王莘之间分歧严重而且无法调和,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刘旭、田亚葵离开瑞星公司,在北京另觅办公场地,创办了“东方微点(杀毒软件公司)”。
由于刘旭在瑞星公司负责的是技术研发,王莘主要负责融资。刘旭、田亚葵的离开,导致瑞星公司推出的杀毒软件在持续更新换代方面有所迟滞,营销方面也跟不上新的形势,被异军突起的“江民杀毒软件”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同时,其他品牌的杀毒软件也纷纷投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瑞星公司在还不算是特别激烈的竞争逐渐走下坡路。
刘旭、田亚葵另起炉灶初露锋芒,当他的“东方微点”即将大放异彩之际,却迎来 络监管部门的调查:公司的资料被带走核查,刘旭也多次被带走调查。随同刘旭从原瑞星公司过来的田亚葵,被控传播计算机病毒罪,拘押长达11个月。种种莫名其妙的遭遇,致使刘旭的新公司名存实亡。迫不得已,刘旭只好离开北京,把公司搬到福建,以避开各种干扰和麻烦。
刘旭后来才知道,他创办的新公司之所以差点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是他的原合伙人王莘做的局:王莘出资420万元(实际上是行贿)送给时任北京市公安局 络监管处负责人于兵,王莘要求于兵利用手中的权利,打压刘旭和他的新公司。为此,刘旭和他的新公司才厄运连连。
但是,在刘旭等人的不断举 和信访之下,在2008年峰回路转:于兵涉嫌受贿终于被立案调查!听到风声的于兵随即逃到南非躲藏起来。但是天 恢恢疏而不漏,即便是外逃到南非也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于兵并从南非抓捕引渡回国内。
2008年8月,北京法院以于兵收受瑞星公司贿赂420万元以及其他犯罪,判处于兵死缓。同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于兵案,以贪污、受贿1690万元,以及徇私枉法罪,做出核准于兵死刑的判决。
虽然瑞星公司和于兵联手做局最终葬送了自家前程,然而对于我国在病毒软件方面的研发造成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尤其对于刘旭和他的东方微点公司。在于兵被查处之后,刘旭将公司从福建搬回北京。然而,几年时间过去,杀毒软件市场早已日新月异。瑞星几乎完全作死自己之后,江民杀毒软件曾经一度称霸,然而却在来自俄罗斯的杀毒软件“卡里巴斯”的竞争下也走下坡路。再后来雷军率领“金山毒霸”强势进军杀毒软件领域。腾讯也不甘落后,推出“电脑管家”。至此,杀毒软件市场的细化和竞争进入白热化。
岂料,稍后的360杀毒软件异军突起,营销策略直接是免费提供杀毒软件!一出手就把依靠杀毒软件卖钱的其他竞争对手拍死在沙滩上。为应对竞争,原本收费的杀毒软件,也只能开启免费模式。
说来也很奇怪,自从杀毒软件全面免费之后,各种各样的电脑病毒瞬间少掉许多。为此有人说很多电脑病毒实际上是杀毒软件公司释放出来的,目的是让电脑用户购买和使用杀毒软件。真真假假未知。
如果当年王莘不行贿于兵,刘旭的东方微点杀毒软件,或许是无敌地出现在杀毒软件市场,或许也没有后来的卡里巴斯、金山毒霸、360、电脑管家等等杀毒软件什么事了。不过,物极必反,如果没有后来的这些杀毒软件,说不定现在电脑用户还在使用付费的杀毒软件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