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办公软件的进化: 从“数字化助手”到“云业务支架”

3月6日晚间,金蝶国际(0268.HK)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云之家相关股权。这是一则关联公告,早在2016年中旬,云之家被金蝶转让出股权,主营移动办公业务。

公告业务剥离时,集团的解释是,公司处于战略转型过程中,财务压力较大。而对于如今的回归,金蝶官方表示,对于深化云平台构建,抢占企业云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在云业务转型过程中,云之家确实承担着串联起金蝶国际旗下其他云业务的部分角色。从云业务发展来看,不论是金蝶旗下的云苍穹,还是云之家等其他体系内业务,也都面临着来自互联 等巨头的共同角力。云之家业务本身,同样面临着移动办公市场战事正酣的场景。

正如云之家副总经理、产品研发负责人宋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早发明OA等办公软件,只是为了把纸质化变成电子化。但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是组织之间、跨组织之间业务协作的挑战,而不是简单的流程化问题。”

三强争霸移动办公

据第三方机构IDC统计,在移动办公市场目前格局中,云之家、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成为主要的市场份额瓜分者。但不同的是,前者基于软件厂商逻辑,后两者则基于互联 厂商的优势,而因此在获客、业务发展模式上有所不同。

经历过跑马圈地的爆发期后,如今市场开始进入沉淀阶段。其核心表现在,开始收取相应费用,也因此对企业提出的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有更高的响应速度、更好的产品集成能力,满足更多业务流程变化。”

这三个厂商在具体的模式选择上有所不同。该分析人士表示,钉钉和企业微信是以平台模式,开放接口、集成第三方产品的基础上提供更多服务,立足之本是通讯。但云之家、iWorker则是从企业客户的深度需求挖掘,相对更具专业性。如云之家基于金蝶本身具备的ERP、财务等产品进行对接,本身集成和企业级客户服务能力在成立之初就已具备。

从竞争态势来看,这三家巨头份额不相上下,过往曾经存在的小型业务雷同企业,则开始转型到其他更细分的文档管理等内容中。

这意味着,生态圈无疑是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厂商本身集成足够多的业务能力和模式,才有可能获得更多价值变现。

国金证券也在研 中指出,“我们认为,生态是通用型SaaS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B端云业务探索

在产业互联 发展浪潮之下,更多厂商开始更加重视B端业务的发展进程,不过在开启这个新阶段之前,业务模式探索上也经历过一些曲折。

“我们发现大型企业接受程度挺高,特别是自身有很强驱动力转型的行业龙头。他们会思考如何转型面对挑战,但小企业更多还在考虑如何生存。”宋凯表示,如果要发展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需要花大量的资本做培育和孵化,面向小微企业很多时候还是免费模式。“对我们这种企业来说,面临的问题跟阿里和腾讯不同,是要尽快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

综合比较海外软件厂商如Salseforce后,云之家发现SaaS模式是经过行业认证,也经得起考验的模式。因此在2017年底,云之家开始思考聚焦SaaS模式。2018年开始较为清晰地转型到该模式,今年则更加聚焦到SaaS协同领域。

因此3月6日,金蝶云之家发布新一代智能协同云。云之家 络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立超表示,产业互联 的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协同。云之家将强化“人人CEO”、“生态协同”和“智能体验”等特性。

“我们发现大中型企业对管理能力和个性化都有很强诉求,大企业内部会分化出很多小微组织,怎么帮助企业把旗下诸多业务连接、打通很关键。”宋凯表示,这背后的本质是,企业与整个生态体系的连接要更直达,不再仅仅基于企业本身的数字化诉求。“传统ERP是资源管理思路,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协作、通知到人、如何落地等。企业场景不变,但关注点不同了。”

因此面临新的挑战是,传统数字化系统只是为企业内部传统流程管控服务,新的变化下,产业互联 变化中,很关键是要大规模协作。

这就要求把老的系统变成可以协作化的系统,需要软件提供商把自身能力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进行重构。

开放也就成为必然。今年1月,云之家与金山集团达成合作,二者过去主要集中于团队沟通、文档传阅等基础业务,此次则聚焦于企业发文、流程审批、视频会议等核心业务。

“互联 厂商更多是IaaS的能力,我们能力更集中在PaaS和SaaS层面。金蝶也在跟腾讯、华为、金山、京东等有云业务的厂商合作,提供整体数字化转型方案。”宋凯解释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