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硬件 Adobe 软件生产力工具真的能让我们变强吗?YES IS MORE

最近Adobe全家桶又又更新了,已经是2023版本了,看了下Adobe 的宣传视频,一如既往地炫酷。“拥有了Adobe套件这厉害的创意套件我的作品也绝对会如此炫酷”。相信许多CG爱好者第一时间会发出如此的感叹。

我作为一个CG爱好者当然也有如此的想法。从PS CS2用到如今PS CC 2022的我,看每一年的宣传视频都是如此的热血沸腾,但是自身的作品感觉貌似并没有像是PS更新进步那样的大。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高科技低思维的典型表现。

人们有时候成为了技术的奴隶,没有时间学习审美,而更多的时候学习技术。匠人与大师的区别也许就是中间隔了一个思想的层面。即使是大师即使是使用ps cs2 做出的作品还是会比匠人使用ps cc 2023 的作品更好。打个比方比大师脑海中想要一片蔚蓝的天空与点点的海鸥,工具中的渐变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天空的层次,那他干脆直接使用画笔工具调选取湛蓝色,直接绘制。

其脑海中只有画面而ps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已。画的笔画若还是不太合适,干脆叫来个软件开发的开发个其意相中的画笔与纹理。相比大师而言,匠人更多的会思考曾经使用了哪个插件模拟生成天空比较好,于是匠人看着教程将这个插件快速掌握了,最终完成了天空的绘制。最后天空完成的作品,大师能够随意发挥,而匠人只会陷入技术制肘的怪圈中。或许直接开发一个 DALL-E AI来进行绘制,我们只用选出符合心中的图案就行,人的主观选择能动性永远是最终的。

技术的存在使得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进而牵制着我们的思想。正如同诺兰的《致命魔术》中的罗伯特·安吉尔对于阿尔弗雷德·伯登表演的“瞬间移动”魔术的质疑。“瞬间移动”的诀窍就是双胞胎位置的互换,而安吉尔不相信如此简单的原理,不停寻找新技术新方法最后终于找到特斯拉采用“复制本体”的方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瞬间移动”。

有时候看看生活中的自己不也是另一个安吉尔吗?明明用笔与纸就能够好好书写,苹果非给推出来个ipad pro,关键是我还买了,使用发现多此一举,拿实体本子比使用电子笔记使用实在方便太多。有时候,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前几天苹果再次给 iPad Pro 提升生产力,桌面达芬奇都要上 iPad 了,因此我们被需要的生产力工具越来多,反复横跳于各种桌面、平板、手机的平台当中,渐渐地或许会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要反复横跳。

根据前面的思考面对如今关于新媒体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的讨论,我更加确定了“传统媒体不会消失“的观念。因为传统媒体的使用是如此的理所当然,顺其自然地“好用”。使用这些新的媒体不免让我分心传播的载体形式而忽略了我真正想要的内容。

虽然技术会限制人的思维,但是对技术的一些理解有时候会促进我们的创造力。因为技术是前人经验总结的结晶,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如果能够深究其应用原理也许对我们的创造也是会多有裨益的。像是一个PS中的调色工具,我们相应地透彻了解下RGB,LAB,CMYK等的原理难道对我们的创作不是令一番帮助吗?

古时因为得到的少,人们想得就多。当今因为得到的多,人们想的就少?为何我们不能得到的多,想的更多能?也许正如Bjarke Ingels 所说的“Yes is more”才是最好的态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