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开市已满一周年。
时隔一年,已满“周岁”的北交所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新京 贝壳财经通过数据带你速览一周年的北交所,上市的123家企业表现如何?在加速推进高质量扩容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1.北交所企业最多来自江苏、广东、北京
中小型企业占比超七成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鸣锣开市,首批81家企业上市运行。随后,北交所的各项制度持续完善,今年6月,北交所个人投资者数量超500万户,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
过去一年中,北交所从首批的81家上市公司扩容至123家,总股本增至173.32亿股。今年,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三家企业成功从北交所转板,一家企业转至科创板,两家企业转至创业板。
123家上市公司来自24个省份,其中12家北京企业登陆北交所。在北交所上市的所有企业中,来自江苏的企业数量最多,共计21家;广东以15家的数量位列第二。北京和山东均囊括了12家企业,并列第三。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布于24个赛道,主要分布在机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涵盖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15家。此外,已有49家专精特新企业登陆北交所,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39.84%。
“小而精”成为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普遍特点,中小规模企业占比超七成。在北交所,超半数企业为中型,27家为小型企业,仅有28家大型企业,占总数的22.76%。
2. 北交所上市企业表现如何?
3家企业市值“超百亿”7家企业盈利翻倍
过去一年,北交所上市企业表现如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4日,12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总市值近2000亿元。其中,有三家公司市值超百亿元,贝特瑞总市值达338.6亿元,居于首位,其余两家企业为连城数控和吉林碳谷。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开市以来涨幅前五的个股有中科美菱、吉冈精密、骏创科技、天铭科技、威博液压。
回顾过去一年,“活力”成为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代名词。虽然多数企业市值规模较小,但大多是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专精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前十家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是主力。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永春曾表示,这些“小巨人”企业通过北交所和新三板联合培育,获得加速成长,即使在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也表现了抢眼的韧性和活力。
256家企业排队上市82家企业处于核准状态
9月4日,在“资本市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专题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证监会将抓好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拓展北交所市场功能、树立从严监管导向、做好投资者保护等四个重点,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北交所以良好的成绩交出自己“年度总结”,故事仍将继续。
开源证券表示,随着北交所不断改革,并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探索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提升流动性,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培育属性也会推动“小巨人”企业不断成长并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参与。
与此同时,11月21日,北证50指数正式发布实时行情,它将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便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北交所上市证券整体表现,进而推动成份股流动性,引入增量资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