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音乐软件歌曲都下架了?我们来聊下国内外音乐版权这事

90 后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极高,由下图可以看出,85、90、95、00 后不同年龄层对音乐、小说、游戏、动漫等泛二次元领域娱乐内容的精神需求呈依次上升趋势。其中,音乐成为 90 后兴趣爱好之首,也说明了以音乐为带动的泛娱乐产业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 从移动音乐用户的年龄上可以看出,90 后已经成为音乐用户的主体,占移动音乐用户总体的 51%。

90 后作为整个行业消费端风向标,其消费音乐的方式的变化,是我们研究音乐行业发展趋势的重点。这一代人的总体他们将是未来 5-10 文化娱乐行业消费推动的主力军,而作为这一代首选兴趣爱好,音乐行业将充分享受“新时代粉丝经济”的发展红利。其中,在内容上有二次元延展性的音乐细分领域需重点关注。

根据前文的行业与用户分析,我们判断,音乐行业未来长期将主要受益 FP 粉丝经济,而版权监督则是提供行业的内生动力。在此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将音乐的产业链分为两种角度来分别解构:

1) 以版权流通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链,其中包括上游词曲创作人、歌手、厂牌等内容创造者、中游版权发行与分销机构、下游电视、电台、运营商等渠道;

2) 以粉丝创造力(FP)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链,这是音乐跨出本领域、深挖并充分放大自身价值、在各种娱乐消费形式间互相转化的根本动力,这一部分的分析将在后文作详述。

音乐制作方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唱片公司为中心、包括词曲创作人和录音合成制作部分;另一种是独立音乐人,独立音乐人指没有和任何唱片公司签约的音乐人,自己录歌,自己宣传。独立音乐人所创作的音乐大都比较标新立异,有较强的粉丝聚集能力。

近年来,随着 络一代的成长,大家对于音乐的喜好趋于个性化,也由于互联 使得音乐制作门槛下降,如苏打绿、陈绮贞为代表的新民谣独立音乐人,以及摇滚、古风等音乐风格,逐渐走出很多有广泛粉丝 召力与产业影响力的音乐制作人,且独立音乐人市场份额稳定。

音乐创作的基本变现是通过对版权的结算来实现的。由于每次交易每次结算的方式过于麻烦,也很难实时统计结算,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唱片公司代行交易结算,在一定时间段里统一与著作权人结算,并以自己强大的下游渠道资源帮助版权人进行内容分发,获取更多的 酬。

唱片公司的版权收入类型:

在互联 时代,音乐演绎并围绕着歌曲、艺人等 IP 的一系列延展开发才是音乐变现的趋势,所以在未来,表演权和同步权的价值越发凸显。

国外音乐版权变现逻辑不具有参考意义

国外音乐产业在版权上的保护机制较为完善,对于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大家都习惯性的拿国外市场来做类比。而事实上,与其他传媒子行业相类似,音乐行业,尤其是唱片行业、版权分销领域,国外市场并不具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唱片公司的垄断地位使其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以美国唱片市场为例,下图是 2015 美国唱片市场份额的统计:

由上两张图可以发现,美国的唱片市场高度集中,基本都被三大唱片公司所垄断,按发行统计,三大唱片公司份额超过 86%,如果拿走这三大平台,则音乐平台几乎无法提供基本的音乐服务。这种垄断造就三大唱片公司强有力的话语权,所以在版权维护、歌库销售上,美国唱片行业的上游内容方——唱片公司具有极强的市场议价能力。

美国唱片公司之所以没有在互联 浪潮侵袭中受到较大冲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的版权意识较强、法律规范较为健全;另一方面,早年间几大唱片公司已通过资本并购完成了行业整合集中,保证了自身对下游渠道的议价能力。

美国五大唱片公司的发展和并购整合历程(蓝色箭头表明被收购)

唱片公司的内容整合能力,让其得以与下游平台保持自身强势的议价能力。唱片公司与平台的协议条件堪称苛刻,以 SME 与 Spotify 合作为例:在 SME 与 Spotify 三年期的合同中,Spotify 在前三年需分别预付 900 万、1600 万和 1750 万美元。若竞争对手的OPV(单位点播量占总点播量的百分比所对应的收入)高于 SME 的 OPV,则 SME 有权要求 Spotify 按照竞争对手的 OPV 计算,在预付款的基础上补缴费用。此外,三年期内 Spotify 需向 SME 免费提供价值 900 万美元的广告,且低折扣提供价值 1500 万美元的广告。

Spotify 超过 80%的营收归版权方所有,自从 2008 年 10 月 Spotify 诞生以来,Spotify支付的版税已经达 30 亿美元。截至 2014 年底,Spotify 拥有 6000 万活跃用户,其中付费用户比例达到 25%,却仍然难以让平台盈利,2014 年净亏损 1.9 亿美元。Pandora2016 年 Q2 财 数据显示,营收 2.86 亿美元,年同比增长 30%,然而净亏损值达到 1610 万美元。

Spotify 版税及占收入的比例

国内唱片公司多数缺乏规模效应 互联 时代话语权削弱

1) 唱片专辑销量下降用户可以在互联 平台或手机应用终端上免费试听、下载,使得听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播放自己想要听的音乐与歌曲,传统的购买唱片的方式,不仅产生了额外的开销,且十分繁琐,所以现在歌迷支持自己偶像,情愿购买虚拟道具或者数字专辑,也很少会去线下实体店购买实体专辑唱片。

互联 带来的音乐版权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正视与肃清。互联 一方面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降低了音乐制作与艺人传播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却也没有为艺人文艺创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音乐版权在国内一直处于悬空状态。音乐 站大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音乐内容,且无需承担成本,艺人的创作被盗用的情况泛滥,致使音乐版权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价值被严重低估。创作内容的盗版猖獗、维权成本太高且过程复杂是音乐行业止步不前的主要矛盾。

我国对版权保护在法律上还很落后,这是历史问题,文化创作长期以来被少数人、少数机构所掌握,政府管控严格。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的开放,文化创作的主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主体的数量也爆发式增长,但法律却并未重视创作人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价值,所以并未有相应完善的立法。

这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保护创作人权益。自 2015 年剑 行动以来,效果显著。 2015 年的这次版权严令,迫使 16 家主要音乐平台下线未授权音乐作品 220 余万首,其中百度音乐、一听音乐、多米音乐下线歌曲均在 40 万首以上。这也使得 络音乐平台加大版权支出成为必然趋势。

各大音乐 络平台,在过去以低成本的方式,聚集了大量流量与用户,这几年也开始注重在独家内容上加大支出,来加强平台的竞争力。QQ 音乐在版权投入上一马当先。

未来,随着版权使用规范,平台对于曲库使用的版权支出的成本会大大上升。这部分的成本激增,使得平台在头部内容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呈现出新的态势。

乐晴智库,精选投资研究 告尖货

来探索我们,发现更多娱乐影音相关精彩文章

智库君个人微信:lqzk777

新浪微博:@乐晴智库

官 :www.767stock.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9月3日
下一篇 2016年9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