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又做了一次“非新品评测”】】】
2019年10月2日,当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刚刚开始享受国庆假期时,位于大洋彼岸的微软却以一场重量级的发布会,打乱了所有科技媒体人的度假节奏。
没错,发布会的主角一如既往的还是Surface与Windows 10,但与往日不同的是,微软这次不仅仅按惯例更新了配置更高、设计更合理的Surface7 Pro与Surface Laptop3,还一口气带来了包括双屏电脑Surface Neo、双屏手机Surface Duo、基于高通处理器的超窄边框平板Surface Pro X,以及专为双屏设计新开发的操作系统Windows 10X在内的一大票带有“概念”和“未来”色彩的新品。
虽然八个月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未能等到Surface Neo、Surface Duo,以及Windows 10X的正式上市。但作为与它们同期发布的另一款“特别产品”,同时也是微软继2013年的Surface 2之后,时隔七年再度推出的基于ARM架构的Windows平板电脑,Surface Pro X早在数月之前就已经正式开卖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测试一款并不算“全新”的产品呢?继续看下去,你就会明白了。
【【【产品解析:迄今为止最特别的Surface成员】】】
在正式进入测试前,我们认为还是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评测对象的基本情况。毕竟不管是从外观设计上还是从硬件“内涵”上来说,Surface Pro X都堪称是微软当前最特别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Surface Pro X特别在哪里?如果你是一位微软Surface系列的老用户,那么肯定第一眼就能看出微软对Surface Pro X的“偏爱”。毕竟,微软几乎是专门为它重新制定了一套设计语言,从而使得Surface Pro X的整个外观风格都与其他Surface家族产品几乎完全不同。
比如说,它是微软Surface产品家族迄今为止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的平板电脑产品,其在不到30cm宽的机身内部集成了13英寸、2880×1920分辨率的3:2显示屏。这意味着它拥有比普通13英寸笔记本(16:9屏幕比例)以及自家的Surface Pro 7都更大的实际可视面积,同时还依然保留了单手可以握持的便携度。
又比如说它的机身厚度仅有7.3mm,这不仅在视觉与触觉感受上都要远优于8.5mm厚度的Surface Pro数字系列产品,甚至比当今几乎所有的5G手机都要更薄。
为什么Surface Pro X如此轻薄?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它这次采用的芯片方案:由微软向高通定制的骁龙SQ1。本质上来说,它有点像是大家熟悉的手机芯片骁龙855的“超级增强版”,其不仅拥有主频高达3.0GHz的四大四小CPU核心配置,还内置了高通专为Windows平板类设备设计的Adreno 685 GPU,其性能要远高于手机上的Adreno 640甚至是650,再加上内置的AI计算单元和x24 LTE基带,理论规格确实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微软当初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定制版的SQ1芯片峰值TDP(热设计功耗)高达15W。这不仅远高于智能手机上的旗舰芯片方案,甚至与主流的轻薄笔记本x86架构CPU相比也不遑多让。但是实际上Surface Pro X却仅用被动式散热就压制住了SQ1的工作温度,不仅避免了主动式风扇的噪音和功耗问题,同时更是实现了机身的轻薄化。
【【【产品解析:它专业的秘密,给了我们做测试的理由】】】
ARM架构的高性能主控、窄边框大屏幕、主打生产力应用——正因为Surface Pro X有着以上三点突出特征,许多人都很喜欢将它和隔壁的iPad Pro进行对比。但事实上,Surface Pro X在很多细节上都明显证明了自己比iPad Pro更“专业”,也更偏向真正的电脑身份。
比如说它配备了与其他Surface PC一样的红外投射式面部识别组件,即便在全黑环境中也能实现高安全度的人脸识别加密;比如它有两个而非一个USB Type-C接口,而且接口之间间距完全足够同时插两个U盘;又比如说,它随包装附送的充电头功率就高达60W,不仅能给平板快充还能同时为另一个USB设备进行供电。
除此之外,Surface Pro X早在去年发布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一块带有独立触摸板、剪刀脚式独立按键的键盘附件。它甚至还附带一支专为Surface Pro X设计的主动式压感触控笔,可以直接吸附在键盘的凹槽里进行无线充电。有意思的是,微软的工程师甚至在触控笔的摆放方向上都进行了一番讲究——你永远都只能将有Microsoft LOGO的一面对着外部(为什么?试过你就知道了)。
当然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整个这篇文章前面提的一件事,Surface Pro X是一台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计算设备,它所运行的系统当然也是微软专门开发的Windows 10 ARM版系统。但是与曾经的Windows RT不同,现在的Windows 10 ARM版是可以“兼容”32位x86代码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安装、运行我们常用的各类电脑程序,无论是办公、多媒体、聊天还是游戏程序,理论上来说都能够实现兼容。
但是这种“兼容”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因为骁龙SQ1处理器内部有什么ARM转换x86代码的硬件组件,而是依托于微软在Windows 10 ARM版系统中集成的一套特殊底层。而这就意味着从2019年Surface Pro X发布至今,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微软对Windows 10 ARM系统的更新、对骁龙SQ1芯片驱动的优化,是完全有可能带来其在运行x86软件时性能的改变的。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此次要进行测试与验证的目标所在。
【【【性能测试:ARM64位Windows,因此跑分很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微软这些年来其实一直都在持续开发Windows on ARM技术,相关的系统其实比Surface Pro X这台“官方亲儿子设备”出现得要早得多;二是因为后续的Windows 10 1909版系统推送的时间,其实比它名称所示的要晚了不少。而且因为1909版不是强制更新,以至于不少用户甚至都没发现自己的Windows 10系统有了新的版本可以安装。
鲁大师能正常安装和运行,但信息识别还有错误
PCMARK10的主程序支持ARM64,但测试项目还未适配
CPU测试软件CineBench因为只支持x64环境而无法启动
最终,我们找到表现相对正常、由x86代码编写的性能测试软件中,就只有最新版本AIDA64当中的部分测试项目了。比如说,在内存读取测试中,Surface Pro X的成绩为22685MB/s,介于酷睿i7-2600和酷睿i7-4770之间;在内存写入测试中,它的成绩则达到了34201MB/s,超过i7-6700K,几乎达到了现代桌面高端CPU的水准。
【【【性能测试:进一步的系统更新,真的带来了巨大改变】】】
在结束了初步的、对于现有系统版本下的Surface Pro X的性能测试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自然就是为其安装一套远比当前版本更新的系统了。当然,能够实现这一步操作,要多亏了微软在Windows 10里引入的insider测试机制——它使得普通用户随时可以参与或者退出Windows10的系统公测,提前用到尚未正式发布的未来系统。
在激活了我们所具备的insider测试者资格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对应2020年年底版本(20H2)的Windows 10测试版系统更新。但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全新版本的Surface系统硬件升级包。是的,我们此前的猜测在这一刻初步得到了证明,微软真的有打算在未来的系统版本中对Surface Pro X持续进行优化改进。
新系统和新固件需要多次重启才能完全装上,这的确花了我们一阵子来搞定。但不得不说,从测试的结果来看,这样的等待是完全值得的。因为当装上新版的系统和硬件更新包之后,我们注意到在同样基于x86转换机制的AIDA64内存测试项目中,Surface Pro X这次的成绩有了极大的改变。其中内存读取测速从“前代系统”的22685MB/s上涨到了25828MB/s,提升了13.85%;而内存写入测试更是从34201MB/s上涨到了52553MB/s,大涨53.66%!
我们测得的Windows 10 20H2系统下的成绩(x86转换)
我们测得的Windows 10 20H2系统下的成绩(ARM64原生)
【【【使用感受:日常工作毫无问题,但专业应用还得观望】】】
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由于拿到这台Surface Pro X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刚发布时的系统(可能还有固件)状态。因此我们在长达数周的测试与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此前其他评测中所指出的BUG。因为从我们自己这次的测试结果来看,微软对于Surface Pro X,或者说对于Windows on ARM这个体系显然还是上了心的。
Excel自带的示例表格和它的AI分析结果
单反RAW格式照片扩展也支持Surface Pro X
并且颇为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基于ARM方案的Windows 10系统甚至还能完美兼容UAC即插即用型声卡驱动,比如说我们插在Surface Pro X上的,就是某个基于AK4493方案的高端音频解码器。在没有额外安装任何驱动程序的情况下,它直接就可以正常工作在所支持的最高阶音频规格下。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把Surface Pro X当做一台随身的音频工作站,它似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写在最后:这次评测,让我们思考了很多事】】】
说实在的,这是我们三易生活近段时间以来撰写的第二篇“非新品评测”,而它让我们得到的收获,也的确比第一次更甚。
首先通过此次测试,我们确认了微软的确有对Windows on ARM体系进行持续的优化。至少对于Surface Pro X的用户来说,如果你对于它此前的性能觉得有点不够,那么尝试更新到最新的测试版系统和固件,说不定能够带来惊喜的结果。
其次如果大家有留意我们所安装的,Windows 10 20H2系统在屏幕右下角显示的版本信息,可能会发现它的代 这一次不再是RS(红石),而是换成了mn。这是因为20H2版本是Windows 10下一次大更新的一个过渡,那个大更新的版本代 是Fe(铁),所以“mn”指代的就是Mn(锰,过渡元素)。
顺带一提,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微软正在准备全新的,让ARM64位硬件运行x86-64位应用程序的转换技术。而它最可能出现的系统版本,正是不久之后就要发布第一个测试版的Windows 10 21H1(Fe)。
当然,不只是Surface Pro X,对于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卡、CPU,乃至其他许许多多的消费类电子设备而言,他们都会因为厂商的后续更新和软件生态的变化,导致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发生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科技媒体只是写完“首测”就完事,那么对于后来的消费者而言,这些测试文字的效力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误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