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早晨七点,前水木年华组合歌手姚勇,在睡梦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放下电话,姚勇因为悲痛,整个人几乎呆在了那里。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自己最崇拜的舅舅已于凌晨,因心脏病而突然离世。
而他的舅舅,正是著名作家——王小波。
说到王小波,在上个世纪后半段,他的名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他的妻子李银河曾宣称:“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就是他了”。
李银河的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从王小波的作品来看,其与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似乎并不相符。若说获得诺贝尔奖,似乎有些艰难。但是我们却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王小波不死,今天咱们互联 行业的版图,或许将完全不一样。
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王小波或许还是中国最早一批程序员。
1994年也是中国互联 元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第一个接入了互联 ,丁磊从同学那里借来了一个账 登上了yahoo,张朝阳从MIT回国,王志东创办四通利方,马云创办海博翻译 并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了互联 ,张小龙也是那一年毕业直接辞掉了电信局的工作去了广州。
但是谁又能想到,相比于丁磊、雷军、马化腾这些未来的互联 大佬,王小波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前辈。
王小波为啥要当业余程序员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王小波,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做统计,各种分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以前人手工计算,有了计算机当然最好使用计算机。
但在90年代,电脑配置不够强大,更不够智能,各种软件更是奇缺。因此王小波不得不自己写软件。他先是学会了 FORTRAN,汇编,C等各种语言,接着又要学习数据结构,算法的相关知识,还有编译原理。
事实上,王小波也有志于进行互联 创业。而中关村的商户们,也对王小波自创的软件虎视眈眈。而 易的丁磊,更是直接提出要和他合作。
对此王小波的外甥姚勇回忆:
“他是汇编高手。自己用汇编写了DOS下的汉字输入法。输入法有个功能,可以加4声。 一般拼音输入法没有这功能。这需要普通话读音正确的使用者。90年代总共也没几种汉字输入法。看过他用自己输入法打汉字。速度几乎和盲打英文一样。那时候我大学,正在疯狂苦练吉他。并没有弄懂他用了何种技术。虽然我从小学也用Z80和APPLE II 做些机器码编程做游戏。但到了中学为了高考,计算机就荒废了。”
姚勇甚至感慨,如果王小波当时接过了这些未来大佬的橄榄枝,恐怕王小波不仅仅只是个文坛巨擘,与莫言、贾平凹相抗礼;同时还将和马化腾、马云、雷军等互联 大佬荣登神位,坐拥百亿资产,在高峰论坛上谈笑风生。按照蝴蝶效应来说,如果王小波多活20年,或许真没马化腾、雷军什么事了。
然而很可惜,王小波却很快失去了对软件的兴趣,毕竟他还有更感兴趣的事要做——那就是写作。
王小波信奉自由主义,向往更具有诗意的生活。在他心里,写作才是他一生的工作。他要做一个自由的撰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作为一个只为自己真理服务的国王。1992年,王小波更是辞去了教职,蜗居在一个破烂而狭窄的40平米陋室中,煮字而炊。
然而在那个时代,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养活自己,简直有如天方夜谭一般。如果只从事作家行业,大概率连自己都养不活。以路遥为例,他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畅销书,不也最终贫病交加而死吗?
书籍无法出版,王小波的稿费少之又少,生活费自然大多落到他妻子李银河的肩上。而对于自己的窘迫,王小波不是没有精神准备,他曾对自己的好友说:“作家就意味着随时饿死的可能。”
当然王小波不仅仅只有精神准备,李银河也在以她的坚毅和信任,为丈夫做着后盾。有一段时间,哥哥王小平也看不下去了,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而李银河却很坚定:
“小波是天才,文学才能荒废了太可惜,而文学是他的命,不写小说,他就是行尸走肉,那样的话,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终王小波一生,都没有突破那堵偏见的墙。然而到了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却狠狠地撞在了墙上。而这堵墙,是他自己家的墙。
王小波的父亲是中国逻辑学专家,甚至受到过毛主席的重视。在69岁那年,他因心脏病倒在家中过世。而王小波,却不幸步了他父亲的后尘。
那天凌晨,王小波突发心脏病。当时他的妻子正在国外留学,因此王小波一个人留在家中。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事后李银河发现,王小波的额头上伤痕累累,墙上留下了牙齿刮过的痕迹。很显然,巨大疼痛让王小波撞上了墙,最终咽下最后一口气。
4月11日早晨,姚勇赶到王小波的陋室,用颤抖的手向远在英国读书的舅妈李银河,用email发去了舅舅去世的噩耗。
打开电脑,姚勇却泪流满面,那里有舅舅未尽的《黑铁时代》和未出版的杂文。然而这位高大的骑士,却永远也无法回头。
舅舅的惨死,让姚勇渐渐收起来当年的叛逆和无畏。1998年,姚勇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留校当上了程序员。2002年,水木年华主唱卢庚戌邀请姚勇“入群”。姚勇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
2003年,姚勇心脏出现早搏的迹象。思虑再三,姚勇退出了如日中天的水木年华,在人们的侧目中重新进入了 络行业。2007年,姚勇为马化腾制作了著名游戏——《QQ炫舞》,全盘抄袭了《劲舞团》。
但是毕竟是王小波的外甥,抄完了在CSDN上骂娘,
“下一款游戏没人逼着全盘抄了”。
曾经摇滚,崇尚叛逆的姚勇最终归于浊流。不是每个人都是王小波,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别说是钱,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王小波天生就是叛逆者,更是举世无双的孤独者。
就当王小波一头撞在自家墙时上,那堵偏见之墙似乎也因这次撞击而出现裂缝,最终轰然倒塌。而王小波也由无人问津,变得天下皆知,赞誉声、恭维声更是滚滚而来。而令人讽刺的是,在王小波葬礼上,他的同行们却一个也没来。
在文学圈,或许只有死亡才有价值。画家梵高如是,作家卡夫卡如是,诗人海子亦如是。而王小波,步了他们的后尘,
王小波死后,李银河成为丈夫头 粉丝。正是因为李银河不遗余力的前后奔走,让王小波成为一种现象,甚至是一种符 ,天然象征叛逆、自由和瑰丽的想象。
而对于喜好王小波的人来说,“王小波”似乎是一种暗 。说到王小波,他们都会暧昧地、心照不宣地露出微笑。就像喜欢JOJO的人,常常会对对方说:“原来你也是替身使者啊!”
如今 会已经开放,在大众眼中,王小波所描写的性,已经脱去了后人强加在其身上的肮脏,而变得坦坦荡荡,就像是还未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
如今,王小波的粉丝已经遍及 会的各个阶层。高晓松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冯唐说自己是王小波的门下之犬,而鲁豫也是他的忠实铁粉。他的“时代三部曲”《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更是经常荣登销售排行榜,一时间洛阳纸贵。其中,他的时代三部曲最为知名和畅销。
而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勇敢、大胆,他从不随波逐流,敢于揭露 会流弊,活得简单纯粹,但又深刻而有内涵。在许多读者粉丝心中,也许正是讲真话这点,最能引发灵魂震颤和情感共鸣吧!
本人小时候就读了《时代三部曲》,初读时就感到一种惊为天人的爽感,我面红耳赤,甚至有一种看小黄书的感觉。但长大后再看,却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自嘲与悲怆。再结合王小波自身的经历,其戏谑中所带的悲剧色情,便更加烘托得淋漓尽致。
因此,如果你想在喧嚣中还保有一丝清醒,如果你想在平淡生活中追寻有趣的灵魂,开始读王小波吧!原价143元的王小波“时代三部曲”,其中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现价只需98元,一顿饭钱,却能让你与这个最有趣的灵魂相遇!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购买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