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360 GO 是 Insta360 品牌新推出的运动相机产品,虽然产品名称当中有 360,但 GO 并非可以拍摄 360° 全景画面的产品,而一款只有拇指大小的单镜头运动摄影机,可以提供超广角且具有 FlowState 防震技术的画面,GO 的迷你体积为它带来有趣且便利的拍片方式,采用 1:1 比例的感光组件,最高能记录 3040×3040@30fps 分辨率的影像信息或照片,通过手机 App 还有各种绚丽的特效与剪辑效果,加上事后调整影片比例的能力,让 GO 成为非典型的短片拍摄神器。
事实上 GO 的使用型态与 GoPro HERO 或 ActionCam 这类运动摄影机有着明显的不同,GO 的体积非常小,且不具有记忆卡插槽,在录像状态下它只有大约 20 分钟的电池续航力,并且只能使用 6.6Gb 的内建内存,这乍听之下很怪,但 GO 本身就不是让你拿来长时间录制影片的器材,而是让你纪录多段”有使用价值的”短影片,并且快速导入手机剪辑短片的微型运动摄影机,所以 GO 与 GoPro Hero 虽然都有防手抖、可以录制超广角影片,但使用的逻辑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异。
因为 GO 本体在录像状态下只有约 20 分钟的电池续航力,所以它附有一个带充电与传输文件功能的充电盒,在本体与充电盒都满电的情况下,合计可以提供 60 分钟的录像电池续航力,若全部都拍延时摄影则可以达到 90 分钟,而 GO 接上充电盒之后也可以通过 Lightning 接头或 OTG 线材连接 iPhone/Android 智能型手机将文件传到手机上保存、上传或剪辑,这样就解决了内建容量偏小的问题;前言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 GO 与 GoPro Hero 虽然都能用来拍片,但他们并不能完全取代彼此,而是各有各的强项。
正面
背面
顶部
Insta360 GO 采用白色纸质的外包装盒,上面印有 GO 的主机外观、固定配件的使用情境、主要技术规格与连接方式等信息。
打开外盒后可以看到被固定在充电盒里的主机、下方的配件盒以及左侧的主要功能操作说明。
除了 Insta360 GO 主机与充电盒之外,盒子里面包含了贴纸、快速入门指南、充电线、Micro-USB to USB-C 数据线、磁吸挂绳、简易夹、简易夹胶垫、磁吸硅胶垫、转向支架 、转向支架底盘;这些东西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拍摄环境,待会小编也会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充电盒-正面
充电盒-背面
充电盒-电量键
充电盒-透明护盖
GO 平常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在充电盒当中,依照的官方的说法,充电盒大约可以帮 GO 充电两次,让主机加上充电盒的电池续航力达到约 60 分钟,充电盒顶部有一个透明盖子保护主机,背面则有用来查看剩余电量的按键与电量指示灯.会根据剩余电量以不同颜色的灯 显示,看上去其实与 Apple Airpod 的充电盒有些类似。
GO 的充电盒有多大呢?大概就比 Airpod 充电盒的再大一点而已,官方标示尺寸为 50.46 x 59.76 x 25.5 mm。
Lightning 接头
角度-2
橡胶保护块
microUSB接口
充电盒底部有一个用来接 iPhone/iPad 的 Lightning 接头,可以将 GO 内存里的照片/影片传送到手机当中,或者是单纯检视刚拍摄完成的文件,主机也可以设置成文件传到手机后自动删除主机里的文件,这样可以帮 GO 迅速清理出更多空间,不过底部的 Lightning 接头有点短,有装壳的手机基本上都插不进去,必须要把壳拔掉才能使用,这是小编觉得比较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果是 Android 手机的话则可以使用原厂附的线插充电盒侧面的 microUSB 接口与手机连接。
盖上护盖
打开护盖
取下主机
金属接点
GO 采用了磁吸式固定系统,充电盒上也具有磁铁与凹槽设计,可以牢牢将 GO 给吸附住,平常收纳时透明的护盖也能提供一定的保护效果,充电盒的凹槽处有五个金属接点,能用来充电及传输文件,下方也有一个小凹槽,避免误按到背面的按键。
GO 拍摄一般影片可以设置 15、30 或 60 秒,就看你需要什么样长度的短素材,但因为机身上只有一颗按键,所以调整秒数设置需要通过手机控制,另外还有间隔录像、慢动作两个影片模式,拍照以及延时摄(缩时)也都是内建的功能。
Insta360 GO主机
主机正面
主机背面
顶部麦克风
麦克风特写
角度-2
GO 顶部有一个小小的麦克风孔,在拍摄影片时可以用于收音,音质以这样小的机身来说也在还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过因为麦克风孔直接外露的缘故,在风大的环境或车速较快的状态下还是会有较明显的风切声。
硬币比对-正面
硬币比对-侧面
对 Insta360 GO 体积有多小没有概念吗?小编直接用硬币来对比,正面的体积大约是一个拾圆硬币加上一个伍圆硬币,而侧面的厚度大约为 14.85mm,比一般装壳的手机再稍微厚一点点,但整体来说还是非常的迷你。
Hero6 比对
正视角度
如果是跟 GoPro 比呢?那差距看起来会非常明显,虽然 GoPro 已经算是小台的运动摄影机了,但 GO 的体积大概是 GoPro 五到六分之一左右,这也造就了它们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
跟 GoPro 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 GO 虽然支持裸机防水,但仅支持防泼水、短暂浸水、防下雨的等级,并不像 GoPro 可以达到水下 10 公尺的防水效果,原厂表示「GO 不适合长时间浸入水下拍摄,浅水处最多可浸入 10 秒」,因此要拿去水下摄影的玩家可能要留意一下。
吸冰箱
吸烤箱
吸展示冰箱
刚才提到 GO 的背面藏有一块强力磁铁,让它可以不任何固定配件就能固定在有磁性的物体上,举凡冰箱、烤箱、铁门、汽车或任何磁铁可以吸附的材质上面,不过 GO 的工作温度为 0℃~50℃,所以不适合放在运转中的烤箱或是温度低于零下的地方。
示范-正面
示范-顶部
示范-背面
拆开收纳时
撕开胶垫贴
硅胶垫
转向支架、转向支架底板是一个很好用的组合,平常不使用时可以拆卸收纳,组合起来时可以用来完成各种拍摄,底板上有一个 1/4 标准脚架螺丝,转向支架底部有螺丝孔,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轻便的球形云台,固定凹槽顶部有让麦克风收音的小开孔,背面则有一个让按键或金属接点露出的小孔。
转向支架底板的背面是一块具有黏性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硅胶,撕掉胶垫贴之后就可以黏在任何光滑的表面,拔下之后清洗之后仍然有黏性,可以重复使用,不过要记得私下的胶垫贴不要弄丢,平常没有要使用时还是要贴回去。
吸玻璃或墙面
侧面视角
角度任意调整
转向支架、转向支架底板的使用方式就是贴在墙面、玻璃门、汽车或任何贴的住的地方,并且能在范围内调整各种角度,整体来说非常实用。
磁吸硅胶垫
直接黏墙壁
背面胶贴
磁吸硅胶垫是一个更简单的固定配件,背面一样是带有黏性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硅胶贴,撕掉胶垫贴之后就可以吸在任何吸的住的地方,垫子里的金属板可以用磁性固定住 GO,磁吸硅胶垫的优点就是极轻便、好携带,但不能像上方的转向支架那样调整角度。
简易夹-侧面
正面磁铁
背夹设计
简易夹也是一个很实用的小配件,正面有一个带磁铁的固定凹槽,背面则是带有弹性的背夹机构,可以将简易夹夹在任何夹得住的地方,随附的简易夹胶垫可以让它夹在更薄的位置,整体来说也是一个好用且方便携带的配件。
夹帽子上
侧面视角
夹在任何地方
夹皮带
夹皮带侧面
简易夹可以固定在鸭舌帽的背面、打篮球的头带(发带)、裤子的皮带上,还是女生包包的背带上,就看你想要取什么角度的景,任何夹的住的地方都是可以使用的。
磁吸挂绳-正面
磁吸挂绳-背面
磁吸挂绳则是小编最常使用的配件,磁吸挂绳有一块圆形的板子,正面是白色带磁性的光滑面(朝外),背面是一块带有摩擦力的线胶(朝内),挂绳设计有可以快速调整长度的设备,能快速调整绳子的长度,调整好长度之后就可以把磁板放进衣服里面。
吸在胸前
长度-长
长度-短
放进衣物内
当调整好绳子长度把磁板放进衣服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的将 GO 固定在胸前的位置,而且从外侧看不太出来是用什么方式固定,GO 小小的体积与轻盈的重量也几乎不会影响到运动,不管是运动(打球、跑步)还是拍一些有趣的画面都可以用这个配件。
原厂随附的线材包含了充电线与 Micro-USB 转 USB-C 数据线,充电线可以接在充电盒上充电,也可以将放入充电盒的 GO 与计算机联机传输文件,数据线可以用于带有 USB-C 接口的 Android 手机或笔电。
在光线充足的状态下 GO 即使面对阳光仍然有不错的画面,都可以以 16:9 比例导出,并且使用 FlowState 防抖功能,手持状态下只要拿得够稳,其实可以达到接近三轴稳定器的画面,画面始终保持水平,且几乎没有跑步时的不规则晃动,用磁吸挂绳挂在胸口前面时,挂在胸前跑步时 GO 仍然会跟着衣服摆动,所以画面会有左右摆动的情形,但在 FlowState 防抖的辅助之下依然可以维持较平滑的画面,而不是令人头晕的天旋地转,如果是一般的步行状态画面会更平稳。
因为 GO 记录下的是 1:1 超广角画面(以及晃动信息),所以输出什么样的画面是可以事后决定的,小编以手持方式对着自己的脸拍,以一臂之长(约70公分)的距离来说,GO 的广角大约可以从头顶拍到腰部的位置,横向宽度大约可以包含三到四个人,而手持状态奔跑在开启防抖状态下,画面依然可以维持水平,并几乎把大部分的晃动都消弥掉了,如果汇出时把防抖处理取消的话,画面就会出现拍摄当时的抖动状况,看起来是比较让人不舒服,所以 FlowState 防抖还是相当重要的;另外,无论你用水平还是垂直角度拿相机,最后都可以输出水平的画面,而且还可以输出 9:16 直画面或 1:1 比例的画面,这些都是可以在后期输出时再做决定,拍摄当下是不用另外做设置的。
手持跑步跟拍
GO 本身的防抖效果很不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有较稳定的画面。
夜间运动缩时
缩时摄影因为有更充足的曝光时间,所以即使是夜间也有不错的画质,尤其是固定机位拍摄的下班路口车流,不过如果是夜间拍摄一般影片的话,就会发现影片的画质明显下降、明显的噪点与光晕,画面的细节也流失的非常多,代表 GO 相对之下还是比较适合光线充足的拍摄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