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谈谈一代锐龙的历程
一直以来提及到的AMD Ryzen处理器都是基于ZEN架构而设计的,而最初刚开始发布的Ryzen 7、5、3系列处理器,架构也都源于“ZEN”。为此AMD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首先ZEN是围绕目前广大用户熟知的X86架构研究开发的,它结合了“高吞吐能力”以及“低功耗”的新思路成功打造了适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的多功能平衡架构。使得Ryzen拥有更加完美的核心架构,让性能达到更加强悍的地步。而从去年看Ryzen系列处理器在主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40%,也就表明Ryzen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去年发布以14nm工艺制程的Ryzen 7系列的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器,相当强大。而当中最高所拥有8核心/16线程的设计,动态加速频率达到了4GHz,帮助用户完成一些高负荷的工作,达到相当高的吞吐量及性能给所需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目前为止我们也十分清楚Ryzen这三个系列的定位是什么:Ryzen 7属于高端处理器系列,Ryzen 5属于中端处理器系列,Ryzen 3属于入门级处理器系列。这与intel的酷睿的i7/i5/i3的编排循序相似,也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所开发的三种系列处理器,像是需要承受大负荷运算的计算机用户、游戏玩家以及简单的日常办公等等的人群。这也与用户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人们所关注的还是性价比,一款性价较高的处理器才能促进更好的销售量,显然AMD在这方面也做足了功课。
从对手intel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八代酷睿处理器来看,很明显就是为了反击AMD的Ryzen处理器,被戏称为“牙膏厂”的intel成功逆袭不再挤牙膏,并且将i7、i5系列产品升级到了6核心多线程设计,i3则升级为4核心多线程处理器。但intel为此改变了处理器接口,玩家们在八代酷睿处理器推出几个月后都只能购买“Z370”平台主板来适配八代酷睿处理器,而Z370主板是属于“豪华板”,其价格让多数用户难以接受,直到现在才将H370/B360/H10等中端、入门级主板推出,从这就能看出intel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对此方面AMD表示在近几年所推出的处理器产品,依然采用AM4平台,这对于使用AM4平台的用户来说相当划算,因为用户们仅只用更新处理器就能达到升级的效果。简单来说一板能经得起多代处理器的变化,因此性价比也就更高了。
推出一代Ryzen之后,在AMD的计划行程中令人期待已久的“第二代Ryzen”系列处理器,将于今日上线!
对此,我们3DM游戏硬件频道收到了来自AMD的官方送测——Ryzen 7 2700X与Ryzen 5 2600X,这两款处理器也是这次的重点测试的主角,接下来我们来隆重介绍一下Ryzen 2000系列的技术。
二代锐龙霸气回归!震慑四方
ZEN+ 12nm制程?
首先,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一代Ryzen是围绕X86 ZEN架构14nm制程设计的,而这次推出的第二代产品是基于X86 ZEN+架构,以12nm制程设计的,这将会对新一代Ryzen的性能有着质的提升,使得时钟频率能够在全核下达到4GHz以上,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内存、缓存延迟,让第二代Ryzen更加强悍。而对比上一代的Zen架构,ZEN+缓存允许绕过L2及L3缓存,使得在准备工作的指令或路径选择上更加智能化,大大降低内存、缓存延迟,从而增加了高效性。而吞吐量方面,新的ZEN+架构主要修改了L1/L2/L3的高速缓存,并且在缓存中添加了一个复杂化的“学习预取器”,它可以将应用程序收集到缓存中去,以便用户们立即打开。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变化成功有效地将核心缓存带宽提高了5倍!
AMD新技术StoreMI!
AMD不仅推出了第二代的Ryzen处理器,还研究开发了新技术“Store MI”。X470的主板上将可以免费附送StoreMI的软件Key,(上一代的300系列主板也可支持StoreMI,但需要单独购买Key)StoreMI技术对于使用HDD+SSD硬盘的用户来说有着巨大好处,它能够针对PC进行智能存储加速,将慢速的驱动器融合到快速驱动器上,将慢速文件区块分配到最快的驱动器上,能够自主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常用的文件,而能与NVMe、SATA和3D Xpoint磁盘兼容,支持2GB DDR4以上的RAM缓存。举个例,假如笔者采用了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来进行存储,使用了StoreMI技术之后能够将机械盘读取速度加快,达到比原来要高的读取速度,最快提升了将近4倍的速度,这让用户们拥有更好的体验。据笔者了解这技术将在AMD 400系列的芯片组上免费提供,可以随时安装使用,而其他的AMD芯片组平台可以通过官 进行购买,售价为19.99美金。
既然说完了第二代Ryzen技术与新的改动,笔者来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本次要进行测试的二代Ryzen 7 2700X与 Ryzen 5 2600X:
Ryzen 7 2700X:
以12nm制程ZEN+结构设计,
拥有8核心16线程处理器、主频3.7GHz、动态加速达到4.3GHz。
最高支持DDR4 2933频率,L1缓存64KB、L2缓存512K、L3缓存16MB,
TDP热设计为105W,
官方售价为2699元。
Ryzen 5 2600X:
以12nm制程ZEN+结构设计,
拥有6核心12线程处理器、主频3.6GHz、动态加速达到4.2GHz。
最高支持DDR4 2933频率,L1缓存64KB、L2缓存512K、L3缓存16MB,
TDP热设计为95W,
官方售价为1799元。
不仅如此,AMD官方送测了“大礼包”,里面包含了本次测试所用到的硬件设备,一起来看看吧。
锐龙7 2700X与锐龙 5 2600X开箱赏析(上)
图上为本次测试的所有硬件,笔者收到大礼包之后兴奋不已,并且充满许多未知的好奇,随即立马打开了。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两款处理器,参数部分刚刚已经提到过了,笔者就不过多介绍了。从盒子上看与上一代变化并不是很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Ryzen 7 2700X,它这次有着更好的散热器。
从盒子左侧能够看到Ryzen 7 2700X处理器拥有着“AMD幽灵Prism散热器”,并且自带RGB光效,这与以往的散热器并不一样,而后将会详细介绍这款散热器。
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采用幽灵SPIRE散热器,并不带RGB灯光。
从中取出这两款处理器之后,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整个CPU表面。外观来看与一代Ryzen一致。
拆出散热器之后,通过俯视可以看到这两款处理器的散热器完全不同,连形状扇叶部分也都不同,Ryzen 7 2700X的散热器拥有7片透明扇叶来进行有效地散热,而Ryzen 5 2600X则是通过5片黑色扇叶进行散热。
单独来讲讲这款“AMD幽灵Prism散热器”,它在散热系统方面,就拥有着4根热管进行散热,配合散热片能为CPU超频提供更好的降温效果。而在RGB灯光效果上,独有的“RGB Dark模式”让散热器RGB灯光焕发更为鲜艳的色彩,给喜欢RGB灯效的用户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附送的幽灵SPIRE散热器,中间镶嵌铜芯,导热效果更为迅速,通过四周铝质散热片给CPU带来强劲的散热。
Ryzen 2700X、2600X CPU外观特写
第二代Ryzen处理器,依旧支持着AM4芯片组,图上为这两款处理器的背面针脚部分,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针脚部分。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测试的其他设备。
锐龙7 2700X与锐龙 5 2600X开箱赏析(下)
本次将采用AMD送测的内容之一——G SKILL(芝奇)SNIPER X 3400MHz 8GB *2内存条进行测试。据了解该内存条是专门针对第二代Ryzen系列处理器而设计的,采用了迷彩元素作为外观,单条容量为8G,时序为16-16-16-36,电压1.35V。
平台方面,将采用微星X470 GAMING M7 AC,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X470主板,ATX大板设计。
俯视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主板拥有夸张的14相供电,用料上相当豪华。主板设计上也十分复杂,给CPU超频提供了相当稳定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没有看到M.2的插槽口吧?它被藏于南桥散热的U字散热装甲下方了,只要用户将它打开即可看到两个M.2插槽口,设计得颇有神秘感。
在I/O接口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拥有PS/2接口、USB 2.0接口x2、USB 3.1 Gen1接口x4、无线 卡接口x1、另外在RJ45 络接口下方有着USB 3.1 Gen2 Type A接口以及Type -C接口,最后拥有5个无氧铜音输出输入接口和SPDIF光纤接口。
电源方面统一使用,Antec安钛克 HCG 850W金牌电源,给平台提供强力的电力输出。
这款安钛克的HCG 850W金牌电源,全部采用日系电容能让PC主机长时间使用下保持电压稳定,耐用且省电!全桥式LLC以直流转直流(DC-DC)为架构基础所设计,并且拥有80 PlUS金牌认证,12V输出让PC主机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为本次测试的所有设备,当然除了AMD 第二代Ryzen,笔者还打算将intel加入测试,用来做为对比的对象,这样能够让各位更加直观的看看到第二代Ryzen的真正威力所在。接下来笔者来简单的介绍一下intel所有设备。
作为对手的intel平台
作为对比,笔者想好将采用这两款处理器进行测试——intel 第八代酷睿 i7 8700K和i5 8600K这两款处理器与AMD第二代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相比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17年下半年推出的火热的八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以下为它们的参数:
i7 8700K:
Coffee Lake 14nm工艺制程,拥有6核心12线程,主频为3.7GHz,睿频加速4.7GHz,支持DDR4-2666内存,缓存达到12MB,TDP热设计为95W,官方售价为2900元。
i5 8600K:
Coffee Lake 14nm工艺制程,拥有6核心6线程,主频为3.6GHz,睿频加速4.3GHz,支持DDR4-2666内存,缓存达到9MB,TDP热设计为95W,官方售价为2000元。
将采用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7主板配合以上intel八代酷睿处理器,这与刚提到的X470主板,将会是“豪华板”之间的对决。相对于AMD的Store MI技术,intel也有着类似的黑科技,也就是傲腾技术。不过与前者相比,傲腾有着局限性,需要用户们单独购买一块傲腾SSD才能使用到。而其他的接口部分笔者就不过多的介绍了,我们来看看电源部分。
电源将采用长城 巨龙1250W金牌电源,它同样拥有80PLUS的金牌认证,以12V稳定供电,让PC平台更加安全可靠,发挥出更高的效能,而它有着DC-DC的电路设计保障电路安全,同时拥有完备的一级滤波电路以及二级滤波电路,有效降低其他电 对电压的干扰,用来测试intel平台再好不过了。
简单的介绍完了intel平台之后,我们来看看本次要如何测试AMD第二代Ryzen处理器以及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吧。
本次AMD平台与intel平台测试,为了测试的公平将统一采用“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显卡”,它拥有着11GB的GDDR5X超大容量显存,有着352位的带宽,显存频率达到11210MHz。显卡主频达到1620-1733MHz,拥有着3584个流处理器,完美秒杀3A级大作游戏,能使其画面达到更加精致的效果。在散热部分采用的三个风冷风扇以及5根热管配合大块散热片一起进行散热,有效处理游戏时的超高温度。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图上表格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硬件设备,而当中散热器部分,笔者将使用它们各自的“幽灵散热器”,其中带有RGB的是“AMD幽灵Prism散热器”,另一个则是“幽灵SPIRE散热器”。用意也是为了能够准确测试Ryzen 7 2700X与Ryzen 5 2600X功耗温度部分。
以上为intel的测试平台,大家可以看到当中采用的内存条与显卡部分与AMD平台一致,原因也是为了保证测试时数据的准确性,使数值偏差减少。而散热器方面笔者采用的是它们各自盒装的散热器,理由也一样,但还有一点值得对比的是,这AMD与intel这两家同是盒装,而哪个散热器更好一点呢?
作为这次的基准测试项目是:CPU-Z跑分测试、CineBeach R15 跑分测试、7-Zip压缩能力测试、Blender渲染测试、弗里茨国际象棋测试、3D Mark TimeSpy/FSE/Ultra 跑分、Handpake 转码测试,共七项基准测试内容。
功耗测试:FPU CPU拷机测试、Furmark+FPU拷机测试。共三项。PS:最后一项是为了测试CPU和核显总共全功耗是多少,以及温度达到多少。
游戏测试:《最终幻想15》、《刺客信条:起源》、《地铁最后的曙光》、《奇点灰烬》、《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巫师3》、《PUGB》、《古墓丽影:崛起》共八款游戏。测试分辨率为1080P、2K画质,画质全特效。游戏帧数统一取“AVG平均帧”。
测试的设置与CPU详细信息
AMD Ryzen 7 2700X CPU详细信息
AMD Ryzen 5 2600X CPU详细信息
此次测试将采用“默频”的方式进行测试,当然超频部分我们在后面也会提及到。作为拥有8颗核心16线程的Ryzen 7 2700X处理器,TDP热设计部分与核心频率显然与上一代Ryzen完全不一样,甚至动态加速达到4.0GHz。这就是它改变的地方,而Ryzen 5 2600X也与它一样,核心频率提升了很多,这让人更加期待它们测试中的表现。
接下来是intel的酷睿八代处理器。
intel Core i7 8700K CPU详细信息
intel Core i5 8600K CPU详细信息
从核心出发,其实以上这两款intel Core八代处理器,单核处理能力要强很多,而且它们通过睿频加速,可以将频率提升至4.0GHz以上,这点与AMD第二代Ryzen性能相似。而从这看来,它们虽然没有比第二代Ryzen核心数量或是线程数多,但是他们拥有较好的单核速度,这点来看它们是有可比性的。
以上为内存方面的设置,AMD与intel平台均采用统一的内存频率,笔者将他们都设置为3400MHz频率。
以上为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显卡的GPU-Z截图,本次测试所有平台将采用这款显卡进行测试。并且统一采用默认频率。
将平台开启之后,笔者把N卡驱动升级至最新版本391.35,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够更加精准的测试出所有平台的游戏测试帧数。
同时打开电源选项中的“高性能”设置打开,这样有效保持CPU的频率较高的状态。
接下来公布基准测试之后的结果。
CPU-Z、CineBench R15跑分测试
CPU-Z的跑分测试项目相当具有测试意义,这能让我们准确看到单核与多核的跑分,让我们分辨出哪一个才是强者,图上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图,拥有八核心的处理器测试多核项目跑分相当惊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成绩结果如何:
显然多核成绩最高者肯定是核心数量最多的AMD Ryzen 7 2700X达到了4957的高分,而Ryzen 5 2600X在多核的成绩中超越了i5 8600K,从成绩上也能表明刚刚我们所说的单核实力超群的intel八代酷睿处理器,果不其然单核跑分都很高,由此可见第二代Ryzen与八代酷睿处理器都各自拥有优点。八代酷睿有着单核速度上的优势,而第二代Ryzen则是拥有较多的核心数线程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笔者 上了解,其实大部分人都认为单核性能强直接决定了游戏帧数的表现,而这究竟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之后我们通过游戏测试来证明这点。
以上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图,CineBench R15跑分软件很好的压榨了CPU的全部性能,让它们都成功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从而给予分数。主要内容是利用了CPU性能去渲染一张高精密度的3D场景画面,能够较大地挖掘CPU的最大性能。而我们通过成绩的高低也就能清楚了解哪个性能更加强悍了。
7-Zip、Blender、Handpake能力测试
解压与压缩,相信各位也都十分了解,它们平常工作时就是利用了CPU能力进行的。而经常“解压慢、压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CPU的处理能力弱,而7-Zip是一个自带测试系统的软件,它将给予CPU一个繁重的解压缩任务。CPU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不断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挖掘效果,随后该软件会给予分数。
从成绩来看,依然是核心数量最多的Ryzen 7 2700X分数最高,而Ryzen 5 2600X达到了32097分超越了i5 8600K,从以上来看也就表明在解压与压缩的能力,比较优秀的是AMD第二代Ryzen一方,在解压缩上它们具有一定的优势!像是各位经常将大文件进行压缩或是解压,也想把这过程的时间减少到最短吧?第二代Ryzen正拥有这种强大的本领。
经常做绘图、图形渲染等工作的用户,想必当中使用的时间多半都花在了渲染上了吧?能够将做完的所有图片成功渲染出来,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而多半的工作任务都与CPU有关系。而笔者将用Blender图形软件进行渲染测试主要是将一张超高清的Ryzen图片进行渲染,我们可以从整体渲染完的时间上看哪个CPU更加强力。
从渲染的时间来看,最短的是Ryzen 7 2700X,显然多核心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而Ryzen 5 2600X与i5 8600K拥有同样的核心数量,渲染的时间却是Ryzen 5 2600X短些,这可能就要归功于Ryzen 5 2600X的超线程技术了。对于这点来说,渲染图片上AMD第二代Ryzen能力更为明显一点。对于经常使用渲染图片等工作的用户来说,第二代Ryzen更值得考虑,而intel八代酷睿明显稍差一些。
3DMark测试:二代锐龙全胜?
或许有人会问用同样的显卡测试3DMark,分数差异很大吗?接下来将证实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图上为Ryzen 5 2600X的“Time Spy”成绩图,主要针对DX12进行的测试,这将会对硬件产生较大的负荷,当然多数在于GPU。不过这对于模拟玩家们经常玩DX12类型的游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项目,而图中拥有着CPU分数,这也就表明该项目也会对CPU评判相应的分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测试来知道哪个CPU在DX12的游戏测试中更加给力了,接下来将测试Time Spy、Fire Strike Extreme/Ultra,三种3DMark的高负荷测试项目。
从总分数中,确实以上四个成绩看不出有些什么差距,但是从物理分数看,就更加明显了,当中的物理分数既是刚刚所说的CPU分数了。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四个处理器的分数差距,最高分数拥有者依然还是Ryzen 7 2700X,而Ryzen5 2600X拥有6361的分数成功战胜i5 8600K。显然,DX12的游戏中第二代Ryzen会更好一些,我们再看在3DMark中的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该项目会对计算机进行2K分辨率的测试,Fire Strike Extreme成功模拟了DX11 2K分辨率的超高画质游戏场景,虽然显卡都相同,但我们通过该项目测试之后的CPU分数可以看出哪个处理器更为优秀。而分数上明显还是Ryzen 7 2700X领先,其次为i7 8700K,成绩看来我们知道的是它们这两者差距并不大,但是差距大却是Ryzen 5 2600X与i5 8600K,相差将近4500分,所以依然还是第二代Ryzen占据优势。而对比八代酷睿,第二代Ryzen在这种场景内效果会更好一些。
Fire Strike Ultra是对4K分辨率进行测试的项目,对此硬件肯定是负担着相当沉重的工作。而我们得出以上的物理分数,能很好的证明在测试中哪个处理器更加优秀,成绩来看依然还是AMD 第二代Ryzen处理器胜利。我们从以上的测试成绩中,知道的是第二代Ryzen确实在3DMark测试内有着较大的帮助,这样我们也能知道哪边的处理器更加强悍些,对比intel之后,价格较低的第二代Ryzen一方会更吸引人一些。
游戏测试照样击败酷睿八代(上)
《最终幻想15》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制作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剧情集中在试图争夺水晶的战争国家的入侵,表现了广阔的世界,和伙伴们一起去看看的旅行等等。而通过该游戏的测试之后,显然知道该游戏重点还是放在GPU上了,不过我们帧数上也能看出来一些细小差异,虽然不高,但是这有助于你选择哪家的处理器,这就够了。而笔者选取了同一个场景进行测试,在同一个显卡帧数还是有些许差别的,然而第二代Ryzen处理器的帧数更高一些。之前笔者也做过相关的测试,有兴趣可以点击此链接详细浏览一下:(GTX 1050Ti稳定57帧《最终幻想15》PC版显卡评测)
《地铁:最后的曙光》是由4A-Games公司开发的一款末日科幻题材FPS游戏,游戏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刺激的恐怖游戏了,而测试时笔者发现该游戏对多核心处理器较为友好,因此Ryzen 7 2700X在1080P成绩上十分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Ryzen 5 2600X与它们相差甚远,原因是出在该游戏在1080P分辨率时帧数跳动幅度较大,导致Fraps记录时出现一些误差。当然,有人会问为何2K差距为何如此小呢?其实该游戏在2K分辨率时瓶颈已经不在CPU上了,而是显卡,所以成绩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存在。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是一部RPG FPS游戏,是杀出重围三代的续作,游戏内也有着较大的改变,而前作的《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主人公亚当·杰森是国际刑警对立恐怖分子部队Task Force 29 的成员,他在该作中将再度登场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而这游戏也是相当具有测试意义的。当中有着BenchMark硬件测试项目,有助于我们来判断哪个处理器更好,显然从图中我们就能看出来,1080P、2K成绩第二代Ryzen会更加优秀。
一款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是《巫师》系列游戏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杰洛特冒险的终曲,说起来还是有些许感慨。《巫师3》也是3A级大作中硬件需求较高的一个游戏,相信玩家们也不会在游戏名单中放过这款游戏,所以也十分具有测试的意义。不过测试之后帧数上并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是从玩家的角度考虑AMD第二代Ryzen处理器会更好一些,毕竟对比八代酷睿价格偏低,而且在差距不大的成绩下,会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游戏测试照样击败酷睿八代(下)
《绝地求生》一款火爆全球的100人竞技游戏,通过捡取枪支进行互相搏斗,通过仅剩一人获得胜利的游戏模式,笔者也在坑中不断的给其他玩家“送快递”,甚至游戏中经过多个房子依然还是寻找不到主武器,运气相当差!而测试之后笔者要跟大家解释的是该游戏最高帧数被限制在了144帧,并且该游戏对CPU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导致数据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